今年以来,任城区人民法院围绕“保护、服务、教育”工作重心,不断强化审判职能作用,有力维护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先后获全国“维护青少年权益岗”、全省“维护青少年权益岗”和“少年审判先进集体”、全市“青少年维权岗”等荣誉称号。
优化资源配置,突出“精准性”保护。任城区人民法院于2019年3月独立建制成立家事少年综合审判庭,是全省第一家成立家事少年专业审判组织的法院。2021年3月,在家事少年综合审判庭基础上挂牌少年法庭,对涉及未成年人犯罪及侵害未成年人利益的刑事案件,以及涉及未成年人相关权益的家事案件实行专人审理,受到省高级人民法院领导的肯定。
认真研判案件走势,强化“能动性”关爱。针对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占比涉未刑事案件较高、被害人为未成年人的比例远远高于未成年被告人等情况,该院在审判工作中加大对性侵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保护。针对在案件审理中发现宾馆入住登记手续亟需完备、娱乐场所禁止未成年人进入尚需严格执行的现象,联合检察院,向有关部门下发了多份对旅馆业及娱乐场所规范管理的司法建议及检察建议,切实构建“大保护”格局。
创新工作机制,依法审理涉未刑事案件。坚持“特殊、优先、全面保护”司法理念和 “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建立庭前调查制度,推行“圆桌审判”,施以温情法庭教育,使涉案者正确对待审判、对待人生,真诚悔罪。设立“预防+警示”审前防范机制和“帮教+救助”判后保障机制,加强回访帮扶、双向保护,对于满足条件的未成年人犯罪记录予以封存,最大程度维护未成年人受教育、就业等方面的权利。对接任城区教育局,启用全区中小学“校园安全先议办公室”,成功避免了一起因学生打架致人受伤事件进入诉讼程序。
延伸司法职能,落实“预防性”教育。先后选派4名法官担任辖区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在二十里铺等街道建立3个以爱围家 “微法庭”,在南苑街道人大工作联络站组建“耿新法官工作室”,有针对性地开展未成年人法治工作,切实扛牢“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责任。深入到济宁市实验中学、霍家街小学等学校开展法治课堂,到南张街道南张儿童服务站为留守儿童及留守老人进行法治宣讲,增强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坚持“线上+线下”同步推进,先后举办了“小小法官夏令营”“法院开放日”等活动,通过组织未成年人参观法院、观摩庭审等形式,深化法治教育成效。该院还走进山东人民广播电台《周末说法》栏目,分享妇女儿童维权工作的经验和感受,现场即时观看人数超过12万人。
通讯员 耿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