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暨美丽济宁建设推进会就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全市生态环境根本好转,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作出安排部署,强调要更大力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坚持科学、精准、依法治污,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上下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来抓,全面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统筹抓好污染防治攻坚、产业结构调整、风险排查化解等重点工作,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取得阶段性成果,生态文明建设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先后获评“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国际湿地城市”等荣誉称号,“天蓝、地绿、水清”成为济宁高质量发展的亮眼底色。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更大力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要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展广度,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是重中之重,要坚持综合施策,盯紧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时段和重点企业,强化PM2.5和臭氧协同治理,突出工业源、移动源、扬尘源、燃放源治理,全力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货车污染治理三场标志性战役。要统筹推进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以城镇生活、工业生产和农业面源、畜禽养殖污染为重点,持续开展河湖水质超标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要进一步健全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转运、处置、利用体系,从严监管土壤污染重点企业,严格重点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加强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积极推进化肥农药减量控害,抓好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稳步提高工业、农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坚决打好净土保卫战。同时,要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不断强化各项保障措施,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凝聚起保护生态环境的强大合力。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锚定“走在前、开新局”,更大力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我们一定会推动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让济宁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环境更宜居,让优美生态环境成为提升群众满意度的重要增长点,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奋力开创济宁争先进位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