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通讯员 王璐 于丽丽)近日,市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市审计局出台《济宁金融审计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聚焦金融审计监督职责,提出了相关重点任务,助力深化地方金融改革、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全市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方案提出,统筹推进济宁地区金融审计全覆盖。根据我市经济发展形势和风险防控需要,用3年时间,有重点、有步骤稳步实现对全市12家地方商业银行、1家地方商业银行发起设立的村镇银行、1家市属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全覆盖审计监督,摸清底数、精准把脉,揭示地方金融机构在合规经营、内部管理、风险防控、业务创新、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促进其完善内控,规范管理,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增强核心竞争力,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方案要求,巩固金融大数据分析优势,改革创新金融审计理念、组织模式、技术方法,持续深化大数据审计技术方法应用,建成功能更加完善、数据更加准确、格式更加规范的济宁地方金融数据平台,总结完善科学实用的非现场金融审计指南。坚持开展研究型审计,提升审计成果水平,更新打造金融审计“政策法规库”“主题数据库”“操作指引库”和“审计整改库”,并结合年度审计计划,积极申报省委、省政府重点调研课题和全省审计重点科研课题、论文著作等。通过审计项目检验、技能培训、技能大比武等,在市区两级审计机关和地方金融机构,着力培养和发掘政治素质过硬、专业技能优良、实践经验丰富的金融审计人员,到2025年底,建立底数清晰、动态调整的济宁金融审计人才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