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任城讯(通讯员 刘宏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以来,任城区阜桥街道牢固树立创建为民,创建利民理念,着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城市文明程度、城市文化品位、群众生活质量。街道上下思想高度统一,责任明确,密切配合,抓重点、攻难点、促亮点,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工作。
聚焦树文明新风,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利用重大纪念日、重要节日,运用各种有效方式和载体,多形式、全方位、广覆盖的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386次。更换、新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济宁市市民公约、文明出行公约等公益广告2500余处,大型展板公益广告14处,路口路边宣传景观5个,沿街道旗、护栏展板101个,设置建筑围挡公益广告1万平方米,文化墙工艺画613平方米,营造讲文明树新风的良好创城氛围。制作一批贴近群众生活、内容喜闻乐见的创城宣传品,教育引导辖区居民养成文明行为习惯,发挥好群众创城的“主力军”作用,发放创城宣传单页6万余份、宣传手册2.6万本,倡议书3.6万份,教育引导市民自觉形成文明行为习惯,营造出“人人支持创城、人人参与创城”浓厚氛围。
突出重点,开展专项整治。一是突出解决老旧小区的基础设施问题。阜桥街道地处市中心,面积大,辖区内老旧小区较多,很多是上世纪80年代的老房子,地面、墙面、排水、环境卫生等方面都严重影响创城工作。加大硬件改造,改善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条件,今年以来完成硬化修缮路面2.7万平方米,背街小巷、居民小区内外墙体粉刷10万多平方米,粉刷居民小区楼洞1227个,规划复新停车线26万多米,排污管道整治385米,整修更换井箅子及井盖459处,安装道路护栏675米,达到路面硬化、平整,无明显坑洼积水,无露天排水沟。二是突出解决小区停车难的问题。积极和交警沟通,争取在小区周围的道路上取得合法的停车位。物业小区积极探索停车管理新制度,按照法定程序,对老小区进行二次“规划”,在现有的空间里增设停车位,今年以来翻新车棚5处,扩建车棚3处,规划停车位586处,更换阻车器75套、维修98套。同时出台小区车辆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管理层,通过收费等手段合理调解车位紧张的状况。三是突出解决环境卫生问题。通过理顺管理体制,完善监管机制,全面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改善居民居住环境。今年以来清理小广告7万余处,清除卫生死角1992处,清运垃圾2千多车,植绿补绿3017平方米,更换垃圾桶1135个,安装楼道窗户及玻璃166扇。在住宅小区内设置创建活动和道德建设的宣传专栏,开展以“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损坏公共设施”等内容为主题的道德实践活动,引导业主养成文明守序的良好习惯。
抓好农贸市场及周边环境的整治工作。新的实地测评对城区农贸市场及周边小区、道路标准提出了更高要求。阜桥街道占有红星农贸市场、新红星农贸市场、解放路农贸市场三处国家测评点,另外秦庄农贸市场500米还辐射到粉莲街社区。街道对农贸市场周边社区小区进行重点整治。投入700万元对市场周边小区、背街小巷进行了集中整治。对宁建小区、物质局宿舍、山推二宿舍等上世纪70年代的房屋进行了整体提升。对红星新村3号路和4号路进行重新修复,市场周边环境得到整体提升,得到老百姓的一致认可。
聚焦民生服务抓落实,提升群众满意度。进一步规范街道综合文化中心和社区文化站服务内容,做到真正为居民服务,做到让居民满意。今年以来召开楼长会议、居民说事、居民代表会议915次,利用“社情民意大走访活动”走访38183户居民群众,倾听民声征求民意,解决问题1408件,切实提高群众文明素养和满意度。根据群众需求,安装健身器材17套,安装户外座椅20套、户外石头桌3套。加强志愿者服务水平,利用每个社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吸收更多的群众参加到志愿者服务大军中来,在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难职工等弱势群体中发挥作用。广泛开展文体活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社区、进楼洞、进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