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郝明雷 本报通讯员 李佳
潘波是一名“80后”退役军人企业家。近几年来,他创办了山东心传矿山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参与或主持国家、省、市级科研成果11项,荣获省部级科技奖5项,发明专利8项,2023年9月被授予“第八届山东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称号。
军旅生涯不但赋予了潘波强健的体魄,更培养了他雷厉风行、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和不怕困难、坚忍不拔的意志品格。自退伍返乡参加工作以来,他坚持“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的精神,努力展现新时代共产党员的风采。2020年以来,他先后走访慰问30余户困难退役军人家庭。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他迅速行动,向鱼台县红十字会捐款20万元助力疫情防控。他积极投身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带领爱国拥军协会成员开展志愿服务、爱心走访慰问等活动20余次,切实为抗疫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潘波常怀感恩之心,把能为广大退役军人多做事、做实事摆在首位。2015年12月,他创办了山东星源技工学校,并与鱼台县人武部联合开设了“预备役培训班”,成立鱼台县预备役培训中心,把全县立志投身军营的适龄青年招入学校,参加文化技能和军事培训,使学员掌握一定政治知识、军事知识、军事技能和文化科学知识,让学员带着知识从军,带着技术入伍。培训中心成立以来,投入资金100余万元,累计培训预备役人员1500余人次。他积极配合征兵工作,每年征兵入伍前开展“新兵体验周”活动,充分利用技工学校的校舍、场地,为新兵提供吃、住、训练场所,使新兵提前适应部队生活。他培训过的新兵,入伍后很快就能适应军营生活,不少进入部队不久就被评为技术骨干,得到提拔和重用。几年来,参与体验周活动的新兵达1000多人,鱼台籍入伍服役的士兵中,从未出现因不适应部队生活而被退回的现象,这种做法得到市县认可表扬,并作为典型在全市宣传推广。
近几年来,他积极与市域内优秀企业联系,优先安排退役军人上岗就业,并在自己企业为退役军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目前已为军人及家属提供的就业岗位累计120余个,大大缓解了退役军人和家属的就业安置难题。他筹划成立了“鱼台县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基地”,为退役军人初始创业提供共享服务空间、经营场所、政策指导、资金申请、技术支持、咨询策划、项目顾问、人才培训等服务。孵化基地设有创业教室、培训车间,对退役军人进行技能培训和创业辅导,使其掌握一技之长,进一步拓宽了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渠道,帮助退役军人成就创业梦。几年来,孵化基地开展创业培训30余次,受益退役军人达600余人。
山东心传矿山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规模较大,员工较多,把员工组织起来,就是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在征得人武部门同意的基础上,他在公司成立了民兵队伍,并按上级要求建制、装备、训练。潘波自豪地说:“退了伍我还是个兵,国安民才能安,国强民才能富,作为民企也要时刻准备着为国防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