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张明亮 赵卿
国庆过后,微山湖湿地里上演着新的生息故事。彩鹬,这一珍稀鸟类,走进了微山县摄影爱好者赵迈的镜头。多年来,赵迈用镜头见证了微山湖环境的变化。绝迹多年的水雉、白枕鹤、东方白鹳等珍稀鸟类重现微山湖。“‘鸟中大熊猫’震旦鸦雀早就不稀罕了!”赵迈说。
泛舟微山湖,走过微山的大街小巷,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的新风景随处可见。近年来,微山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总基调,统筹推进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经济赋能,河湖水质持续提升。2022年11月获评国家第六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023年7月成功入选山东省生态文明强县名单。
强化排查整治力度,规范提升南四湖排污口工程,绘制分布图,建立清单台账,构建自动化环境监控体系,建成水质自动监测站35个,实现入境、入湖、国控断面水质实时监测、共享联动、及时预警;开展工业、农业、城镇生活、船舶、客水“五水共治”,持续巩固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成效,积极推进抛泥区整治、“两岛”污水处理厂提升,扎实开展汛前排查、雨天应急、超标整治等行动,确保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推动南四湖流域河湖水域岸线“清废行动”持续进展,打捞沉船、废船,增建船舶停靠点,奋力绘就“河畅、湖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
大力推进环南四湖大生态带建设,建成人工湿地6万亩,修复原始湿地10万亩,畅联“九河一湖”,恢复生态基流,保障河流水质,坚持水面、堤岸同步治理,扎实推进全域旅游,提升城市品质,扮靓乡村颜值,推动形成“条条河流有湿地、片片湿地水清澈、流域处处生态美”的景象。
走进大美微山湖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养殖基地,修复后的塌陷地展现出勃勃生机。微山县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治理”的原则,有效改造利用采煤塌陷地,让昔日荒废的土地恢复生机,变身为良种基地,荣获“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荣誉称号。深度挖掘河湖生态产品价值,合理布局生态空间,走出以现代渔业产业园、超级鱼仓、藕花虾田为代表的生态化、规模化、智能化养殖新路径,用循环“清水”养出微山优质水产,持续开展南四湖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放流优质苗种,提升水生生物多样性,全力筑牢生态保护屏障。
建立断面水质“月监测、月通报”制度,县环委办、县河长办随机督查水质情况,倒逼断面水环境治理责任落实落地。全面推动河湖长制,明确县乡村三级河湖长369人,严格落实国、省控断面包保责任制,建立“河湖长制+塘长制”,排查整治河湖隐患问题,推动河湖长制有名、有为、有能、有效。积极配合开展南四湖专案,建立边界“五联机制”,混合编组、不分属地、共同执法,合力打击取缔边界“土小”企业。
下一步,微山县将不断探索全面管护新思路,坚决打好南四湖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三年行动收官战,维护河湖生命健康,推动河湖生态复苏,守护好一湖碧水,不断开创南四湖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