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9月17日
首页
第02版:

小夫妻的“田园牧歌”

■本报记者 张彦彦

本报通讯员 代传春

在兖州区新驿镇蔡庄村周边是一处由千余亩花木基地构成的天然氧吧,随着一场小雨的润泽,碧绿如洗的片片树叶、恣意盛开的朵朵花儿在微风里摩肩接踵、窃窃私语。

曲径通幽处,一对情投志合的小夫妻唱响着一曲新时代田园牧歌,为这片田畴沃野增添了几许人文气氛。

这对小夫妻,苏盼龙和刘书梅,都是八零后。2014年下半年,夫妻俩迈开了创办龙海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第一步。历经五度春来秋往,如今的龙海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已是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市级农民合作示范社,拥有省级颁发的无公害农产品证书。“合作社获得这几项主要荣誉,在同行业有着非常高的地位。”新驿镇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负责人充满赞许地说。

说起当初选择创办畜禽专业合作社,颇为偶然。2014年四月份,一则新驿镇蔡庄村原生猪养殖场场地对外招租的广告信息引起了夫妻俩的关注。“要不咱租下来养肉食鸡吧。”苏盼龙对妻子说:“你看这租金也不算高,况且潍坊咱姥娘家那儿的人多半都是靠养鸡发家的,这样咱也不缺技术。”于是,两人一拍即合,果断地签订了承租合约,踏上了夫妻联手创业的新征程。

经过夫妻俩的艰苦摸索,当年11月份,投资100多万元的第一栋标准化鸡舍建成使用。“通过发展,现在合作社仅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就超过了1000多万元,现代标准化鸡舍已达到10栋、年出栏肉食鸡100多万只。”夫妻俩异口同声地说。

置身偌大的龙海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基地里,不见苍蝇乱舞,只见鸟儿上下翻飞嘻戏;不闻臭气扑鼻,只见鸡舍前、道路旁盛开的花儿、葱茏的树木……。如不进入到鸡舍里面,你根本不会想象在这一栋栋庞然的建筑物里,每隔40多天就会有十三四万只肉食鸡从这里走进市场被加工成美味佳肴、丰盈市民的餐桌。

“合作社全部采取全自动智能型节能环保笼养设备,鸡粪做到封闭式日产日清,彻底实现了对传统养殖业重经济效益轻生态环保、缺乏可持续发展支撑的颠覆。”合作社聘请的技术员张立峰对苏盼龙夫妇尊重知识、敬畏生态的做法赞不绝口。在开始执行环保政策最严措施的2017年,苏盼龙夫妇二话没说,就投资近30万元率先实施了煤改气,今年计划投资800万元、建设1500立方米大型沼气工程已完成立项申请,建成后生产的沼气将主要用于合作社养殖基地发电照明及取暖,沼液将无偿提供给周边群众用于农田灌溉。苏盼龙和刘书梅带动群众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共同绘就多姿多彩的乡村振兴画卷,唱响了一首充满青春激情、活力四射的新时代田园牧歌。

2019-09-17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4881.html 1 小夫妻的“田园牧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