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宋春凤
“塑料袋+传统胶片”,成为许多患者就医看病时的“标配”;CT、X光、MR等各类检查后的胶片,复查时还得都带上。想扔又不敢扔,不扔又占地方;并且天气环境、时间等因素会导致胶片模糊不清……重要的是胶片再多也无法完全涵盖所有电子胶片的全息检查信息。现在,这些都有了解决的方案。为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近期,曲阜市人民医院门诊第一党支部宣传委员、医学影像科主任翟树校组织支部党员进行调研,了解上级医院经验做法,利用信息技术,加大“互联网+医疗”应用开发,积极推广“云胶片”服务。
云胶片上线之初,面对就医群众不会使用、普及率较低等一系列的问题,门诊第一党支部党员、医学影像科副主任王坡急病人之所急,在科主任例会、护理部护士培训时在医护人员中间进行推广,录制云胶片使用视频在医院视频号、公众号对广大群众进行线上普及,并深入基层社区进行线下云胶片使用普及,在自助报告机前放置云胶片使用方法,目前所有影像检查都可以享受到云胶片服务,方便患者使用,得到临床医生和广大患者的认可。
为更好地解决群众看病就医不够便利问题,门诊第一党支部协助医学影像科坚持在“云胶片”服务终端前安排支部党员志愿服务,为群众答疑解惑,并向老年患者或行动不便患者提供一对一的指导服务。支部书记、委员积极发挥带头作用,门诊第一党支部组织委员、医学影像科副主任朱利锋在志愿服务时,有位外地患者在医院就诊完需要回本地继续治疗,但因患者就诊时电话号码输入有误,一直在手机上调取不出图像,朱利锋了解后,积极联系运营方在后台维护信息数据,使患者成功提取到云胶片图像。
还有一位本地患者已到北京,就诊时发现近期的传统胶片未带,打电话到科室寻求帮助,王坡当即加上患者的微信,在微信中把病人的云胶片二维码发过去,及时解决了患者异地就诊时遇到的问题。诸如此类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门诊第一党支部及医学影像科的党员群众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从一点一滴、一言一行中体现对患者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