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我还接到了一个电话,说我征信有问题,正在费尽心思地查验呢。”9月14日清早,面对在集市进行反诈宣传活动的民警,一地摊经营者赶忙讲出了自己的遭遇。听着群众的叙述,宣传民警一语中的地指出了其中的“套路”,不仅让当局者走出了诈骗嫌疑人设计的迷局,还进一步让商户提高了反诈识骗能力。
针对兼职刷单、投资理财和无抵押、无资质网贷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诈骗活动,微山县公安局马坡派出所深入践行“电诈案件可防可控”理念,创新反诈举措,以多角度、全覆盖的工作模式全力降低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生率。他们充分通过散发宣传单页、悬挂标语横幅、播放广播喇叭等,用传统的反诈宣传手段,让群众继续以视听觉的冲击力时刻警醒,使受众的反诈能力得到不同程度地提高。同时,他们还充分利用民警进网格这一载体,根据现阶段出现的新型诈骗活动,将诈骗犯罪形式和手法及时在工作群中发布,并要求网格人员广而告之展开预警提示,以此让辖区群众早知晓、早防范。他们精心研究涉老涉校涉企诈骗犯罪的特征,分门别类地制定反诈措施,积极开展进校园、进企业和进家庭宣传工作,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形式多样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护住高龄人员的“养老钱”、在校学生的“零花钱”和职工改善生活的“辛苦钱”。
为使反诈宣讲更加生动活泼,马坡派出所专门收集了部分精典案例视频,制作了“PPT”文案,在业务大厅循环播放,并不时安排人员与观众进行互动,在剧情里体验新型诈骗手段的欺骗性,学习反诈知识的必要性。为起到较好辐射效果,在全所民辅警“朋友圈”内不时发送的反诈信息,不但得到了朋友们的点赞,在朋友与朋友间的不断转发中,更是取得了宣传工作的“次幂”式增长,反诈阵地得到了大力的拓展。
“作为普通人员来说,要想不遭遇花样翻新的高科技诈骗手段的侵扰,有点不可能。但是,在辖区派出所像矩阵一样的多维宣传下,群众确实获益匪浅。但不管怎样,只要做到反诈民警们说的‘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任由骗术随便变,我不转账应万变’这个口诀,就会免于上当受骗。”在派出所窗口办理业务的青年人小范自信满满地说。
记者 王雁南 通讯员 王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