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金乡县司马镇前李村充分发挥党支部的引领号召力,结合本地实际,创新“供销服务+农户”发展模式,激活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一池春水”。三年来,前李村有了大变化,村民生活节节攀升。
据了解,早在2020年之前,地处县域边缘、两市接壤的前李村,因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村里集体收入基本为零,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就连村民去田地农忙走的也是土路,夜间出行照明靠的是手电筒。
搭乘乡村振兴的东风,前李村党支部书记带领班子成员,到镇政府各部门进行咨询,不断细化计划措施,到县供销社咨询扶持政策,摸索确定成立供销公司的发展路子。
经过一个月的细致筹备,前李村协调县供销社帮扶资金,同时由村“两委”成员3人和5名党员带头出资,建设占地380平方米的厂棚,成立金乡县前李供销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与县供销合作社、金乡县京信种植专业合作社、多家飞防植保队签订长期合作协议,成立了5人的农业技术队伍,添置大型农机1台,小型农机6台,发展为一家能够为农户提供农作物灌溉、施肥、飞防等多环节的“点餐式”半托管服务组织。
依靠良好的群众基础,加上自身专业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公司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在2022年公司购销化肥、种子、农药近100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增加净收入8万余元。为规范公司运营,前李村强化对财务资金使用的把关,并成立监督委员会,选出3名在村内有威望的村民作为监事,对公司运营进行全程监督。同时,通过村内微信工作群、公开栏等形式进行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村庄发展好,全靠车头带!如今,不仅田间管理效率高,他们还申请农业农村局托管服务补贴,每亩地给村民补贴50元,降低了村民种植成本,老百姓的腰包也越来越鼓。”村民们感慨,如今,村内大小街巷全部硬化还架起了路灯,通往田地的路也全部修了油漆路,路边种植了300多棵海棠树和1000多棵果树,开起花来,整个村庄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记者 梁琨 通讯员 李召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