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区深入实施“蓝领工匠”培育工程,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体系改革等方面切中“靶心”,持续全面优化技能人才发展生态。截至目前,全区高技能人才总量突破1.5万人,建成了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等一批国家级和省级人才培训基地。
聚焦职业技能培训,创新升级职业技能人才培养体系。面对职业院校培训与岗位实操衔接不畅,教学内容难以满足新职业、新技术、新工艺要求等问题,兖州区推动校企合作,鼓励自主定向培养,先后涌现出以山东太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三三”技能人才管理新体系、山东联诚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导师按课题传授,A、B双岗轮换传技企业新型学徒制为代表的先进典型。技能大师走进校园授课,把教室变“车间”;老带新上岗实习,促使学用贯通,将岗位当“课堂”。新型职业技能培训体系通过一线工人授课带岗,在一线岗位进行实践教育,让校园理论紧扣实际、平稳落地。
聚焦平台载体建设,双管齐下提供技能人才展现舞台。检验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成效的“标尺”不是学徒数量、课程成绩,而是订单项目、技能比赛的成果转化与实干作为。一方面,兖州区助力企业搭建多个培养平台,承接大型项目“以工代训”。从经典重工集团的冬奥“冰瀑”钢结构生产,到华勤集团的高端工程橡胶和高强力钢丝制品,兖州区龙头企业不断提供丰富的实践订单,助力技能人才应用所学。另一方面,政府以各类练兵比武赛场选拔考核各类人才,产业工人同台竞技,以赛代评。2023年,兖州区举办第八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竞赛工种33个,预计参赛者突破3000人。广覆盖、高层次、特色化的成长平台,帮助产业工人练就了“独门绝技”,推动“大国工匠”走向更大的舞台。
聚焦人才激励机制,多举措护航技能人才干事创业。锻造技能人才“铁军”队伍,释放人才活力,离不开保障手段与激励措施。太阳、华勤、联诚、蒂德等企业为职工解决住房问题,让技能人才“住有所居、安居乐业”。上市公司太阳纸业、联诚精密建立了技能人才股权激励机制,让产业工人实实在在享受到企业发展的成果。同时,兖州区进一步打破技术工人发展“天花板”,率先在济宁市开展新八级工制度试点工作,山东蒂德精密机床有限公司被确定为济宁唯一首席技师评价试点企业。兖州区以看得见、有保障的发展前景,激励技术人才“揭榜挂帅”,勇攀高峰。(李旭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