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8月31日至9月1日,全市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创建现场推进会议举行。一路走来,进乡村、看产业、观项目,从发展思路到推进措施,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让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把这次现场推进会的成果与经验总结好、学习好、运用好,必将激励全市上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进一步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百区千村”三年行动落实落地,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走在前作示范。
近年来,全市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坚持因地制宜、示范引领,连片开发、全域推进,突出抓好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乡村产业实现新发展,人居环境展现新面貌,民生福祉实现新突破,乡风文明焕发新气象,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时代画卷正在徐徐展开。站在新起点上推动乡村振兴,今年我市确定了大力实施乡村振兴“百区千村”三年行动的工作思路。实施“百区千村”创建,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要求的实际行动,是落实全省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现场推进会议精神的重大举措,是学深学透、用好用活“千万工程”经验,立足济宁发展实际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开展乡村振兴“百区千村”三年行动,要以片区化方式推进,以示范片区建设为抓手,连片规划、连片共建、连片发展。从实践上看,“片区化”发展已成为我市乃至全省乡村振兴探索出的一条经验,必须长期坚持。
当前,开展乡村振兴“百区千村”示范创建,正逢其势、正当其时、正需加力。全市上下一定要提高站位、把握大势,化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推动“百区千村”三年行动各项重点工作落地落实,推动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要坚持规划先行这个龙头,切实做到坚持市县一体规划、因地制宜推进规划编制、确保片区规划可实施、接地气、能落地,在规划引领乡村振兴上走在前作示范;要把握分类施策这个原则,突出特色化定位,突出差异化打造,突出梯次化推进,在培育打造片区特色上走在前作示范;要夯实要素保障这个基础,强化资金保障,强化人才保障,强化土地保障,强化政策集成,在激发乡村发展活力上走在前作示范;要抓住农民增收这个关键,大力发展比较优势明显、带动力强、就业容量大的乡村富民产业,深入挖掘特色资源,打造利益共同体,在带动群众致富上走在前作示范;要用好系统推进这个方法,实行挂图作战,加强督导检查,强化考核奖惩,在探索乡村振兴实施路径上走在前作示范;要突出组织领导这个保障,坚决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重要要求,压实市县乡村和部门五方责任,共同把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出成效,在强化责任落实上走在前作示范。
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引领区,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坚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过硬的作风,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就一定能够全面推进济宁乡村振兴提档升级,谱写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济宁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