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25日
第01版:

邹城:数字赋能 打造惠民补贴“直通车”

本报邹城讯(通讯员 陈虹机)今年以来,邹城市以“无证明城市”建设为抓手,完善四项机制,强化数字赋能,整合民政、残联、户籍等数据资源,健全体系、共享资源,实现了残疾人两项补贴“全程网办”、免申即享,将惠民政策落到实处,打造服务残疾群众的“直通车”。

突出共享工作机制。针对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衔接、信息共享问题,邹城市主动靠前服务,加强与民政、残联、医保、人社、财政、扶贫等部门的信息沟通共享,在申请人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残疾等级评定后,主动对接残联获取新办证信息,经镇街核实后同步完成相关助残补贴等民生政策申办手续。

突出动态管理机制。运用静默认证、数据比对、生存验证等动态监测技术,加强与殡葬火化、卫生健康人口、户籍迁移等相关数据的比对。对残疾人因退出低保家庭范围、户籍迁出、残疾人证过期、注销等不再符合补贴条件的,提醒相关镇街及时停止发放补贴,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提高补贴发放精准性,实现残疾人两项补贴应享尽享、应退则退。

突出网办工作机制。实现“助残一件事”全流程在线办理,申请人在医疗机构评残时,只需要在线上填写申请表,提交有关材料即可同步完成材料申报,免申请享受到相应的助残补贴。整个过程,申请人无需重复提供任何申请材料,实现残疾人政务服务事项“不见面,免申请”全程网办服务。同时,充分考虑部分残疾人网络操作不便难题,各镇街继续保留业务属地申请窗口,及时研究解决残疾人可能因无法使用智能技术获取线上服务的困难,使“全程网办”更加精准、便利,推动残疾人两项补贴线上、线下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

突出暖心服务工作机制。在办理残疾人两项补贴过程中,为解决残疾人出行不便、信息获取不及时、沟通交流不畅等实际困难,通过“山东数字民政”系统向服务对象发送提醒短信。对个别没有手机或不方便看短信的残疾人,镇街工作人员及时联系残疾人所在村(社区)民生代办员主动上门提供服务,让残疾人申办“两项补贴”救助更方便、更快捷、更有“温度”,进一步拓宽服务渠道,擦亮“济时救·邹全助”服务品牌。共计服务困难残疾人3万余次,重度残疾人6万余次,发放护理补贴资金984万余元,生活补贴资金523万余元。

2023-08-25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43865.html 1 邹城:数字赋能 打造惠民补贴“直通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