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9月11日
首页
第03版:

聚焦重点 激发活力

刘太福

近日召开的全市推进流程再造暨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工作会议,释放出一个强烈信号:要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开发区创新创造活力。全市各级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按照会议的部署和要求,切实增强开发区改革的紧迫感和自觉性,准确把握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的内涵要义,牢牢把握改革的原则方向和重点任务,紧密结合济宁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各项改革在济宁落实落地。

园区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主阵地,也是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示范区、引领区。园区办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经济转型升级的成效,关系到对内对外开放的水平,关系到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关系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开发区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但自身积累的功能定位不清、创新能力不足、产业水平不高等矛盾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这些问题表明,开发区的制度优势、开放优势、创新优势已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进入了影响高质量发展的瓶颈期,必须进行改革。全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推进开发区各项改革。

要敢闯敢试推进试点改革。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推动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了优化体制、完善制度、创新政策、强化保障、科学评价等24条具体措施,明确了这次改革的方向、路径和重点任务,改革理念之新、方向之明、突破之大、措施之硬前所未有。要推陈出新、敢闯敢试,不等不靠、积极推进。在改革中,要突出市场化取向,体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突出专业化取向,让开发区聚焦主业、轻装上阵;突出平台化取向,通过平台运作提高开发区的吸引力、承载力、创新力和核心竞争力;突出高新化取向,实现产业集群化、园区化、基地化、高端化。

要心无旁骛培育主导产业。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必须走产业集群化的路子。要聚焦高质量产业发展,按照“一区一业一所”的要求,落实重点产业集群“六个一”培育工程,围绕“建链、强链、补链、延链”,心无旁骛、聚精会神培育主导产业,推进产业集群化、园区化、高端化发展。要推广“亩产效益”评价改革,对项目进行综合评价,引导市场参与倒逼机制创新,实现资源要素的合理、优质、高效配置。

要大刀阔斧推进公司化招商。开发区是对外开放的主战场、招商引资的主阵地。要学习借鉴先进地市高新区市场化招商引资的先进经验,走出开发区公司化招商的新路子。推动开展委托招商、代理招商、合作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招商新模式,推进招商人员专业化、招商主体多元化、招商模式多样化、招商对象精准化。在抓好“双招双引”的同时,高度重视本土企业培育,重点抓好技改和股改,支持本土企业做大做强。

改革关头勇者胜。全市各级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认真落实省委《推动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24条政策措施,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全面推进园区改革创新,不断激发我市开发区创新创造活力,提升我市开发区发展档次和水平,加快培育形成产业发展和开放创新高地,奋力开创我市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的新局面,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再立新功。

2019-09-11 刘太福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4328.html 1 聚焦重点 激发活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