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民政部的数据显示,全国目前有670万农村留守儿童。其中96%的留守儿童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顾,4%的留守儿童由其他亲戚朋友监护。
观点提要: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日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对这些与父母长期分离的孩子,如何进行干预、对其帮助呢?很多人条件反射般会想到捐助善款。可是根据相关调研,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最大问题可能还不是贫困,而是孤单寂寞、是绝望。这个时候,如何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对相关公益慈善项目是否精准,就是一个极大的考验。慈善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除了怀有善心,更需要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近几年,平台型企业在慈善、扶贫等许多领域都成绩卓著。有的企业与西部贫困县对接,很轻松就包销了农民原本销不出去的农产品。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并不仅仅是这些企业影响力大、号召力强,更为主要的,是其能够运用移动互联和人工智能等先进科技手段,做到目标明确、供需精准匹配,从而在小切口上实现了巨大的成效。关爱、帮助农村留守儿童,需要的正是这样看似很小、很琐碎,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举措和项目。
财政支持猪场建设是多赢之举
9月10日 《北京青年报》 谭浩俊
背景:国家发改委、农业农村部近日下发关于做好稳定生猪生产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为促进生猪稳产保供工作,中央预算内投资对2020年底前新建、改扩建种猪场、规模猪场(户),禁养区内规模养猪场(户)异地重建等给予一次性补助。
观点提要:此次出台的扶持政策,是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的要求提出的,旨在更好推进生猪稳产保供工作,而这项政策不只是为了满足一时的市场供应,更是一项具有长远意义的多赢之举。中国是猪肉食用大国,猪肉供应事关百姓生活,事关市场稳定。建立更加稳定有序的猪肉供应机制,对于稳定整个市场的价格和稳定居民心理,都将产生极其重要的作用。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保障生猪市场稳定,满足居民对猪肉的需求。近一段时间以来猪肉价格上涨较快,与非洲猪瘟有一定的关系,同时,也与近年来一些地方没有很好地加强猪场建设,没有很好地规范和重视猪场建设、提高猪场管理和养殖标准有一定关系。应当以缓解此次猪肉供应紧张为突破口,重点做好猪场建设工作。首先,要做好猪场建设的规划工作。其次,要与环保工作同步推进。再次,要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猪场建设。此外,要把猪场建设作为有效的补短板措施,减少养殖和供应的波动,减少猪肉价格波动。
该不该设置女性专用车厢?
9月10日 《南方日报》 王庆峰
背景:今后,女性优先车厢在高峰时段或可限制男士乘坐。《深圳经济特区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草案修改稿)》近日征求意见,规定地铁设立的优先车厢,在高峰时段可以仅供残疾人、未成年人、女性等有需要的人士乘坐,其他乘客将被劝离。
观点提要:从“优先车厢”上升为“专用车厢”,看起来保障了女性乘车的舒适度,但无形中也排斥了男性使用的权利,毫无疑问会受到争议。对老弱病残孕优先照顾,符合人之常情,但对普通女性,真的有特殊礼让的必要吗?女性专用车厢引起争议,是因为它没有“关爱女性”那么简单。如果专用车厢具有实际功能和使用价值,那么因此降低地铁通行效率,相信多数人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仅仅是指道德意义的关爱,那么它定然会挑战到我们的固有认知。现实生活中,即便不设置女性车厢,大多数人也会主动礼让老弱病残孕,但却不会礼让普通女性。同样地,为老弱病残孕设置专用车厢,符合我们的道德认知,但女性也位列其中,就显得不那么顺理成章了。是否设置专用女性车厢,还是要回到公共效率的角度上,计算它带来的实际好处与此种安排的成本,比较孰大孰小。要做到这一点,相关部门要广开言路,多参考专家意见,多向市民要看法,从而得出公正透明、科学合理的结论。
堵住“假病历换病假”的漏洞
9月10日 《广州日报》 许晓芳
背景:据《法制日报》报道,“代开病假”在某些地方已然形成“黑色产业链”,只要花上数百元,就能够买到包括医院病历、疾病证明书、药物清单、检查报告、住院手续等全套足以以假乱真的“医院病历”。
观点提要:生病请假,本是一件无奈的事情,有人却动起了歪脑筋,将其视作休假良机,通过“装病”换假期。连病历造假都能成为一条完整产业链,不仅表明病历造假成本低、难度不大,也暴露出有些单位的病假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的现实问题。因此,光靠有关部门做好关于伪造印章证件监管还不够,企业也得从自身找原因,才能真正堵上“买假病历换病假”的漏洞。首先,要看清病假何以有超越其他类型假期的魅力,拔除病根方能治本。当然,加大对“假病假”的惩处力度也很关键,提高造假成本方能抑制造假需求。若是将“假病假”视作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的行为之一,用人单位能够对员工做出一定处罚,员工在面对假期诱惑时或许就会三思而后行,“假病历”之风也将逐渐失去市场。
(辑录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