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中共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杭州城市学研究理事会理事长王国平: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引擎,也是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主阵地。要推进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实现在新起点上取得新突破,关键要做到在坚持“美好生活”目标定位上求得新突破;在坚持城市群主体形态上求得新突破;在坚持“两轮驱动”发展路径上求得新突破;在坚持城市国际化发展导向上求得新突破;在坚持“四化同步”上求得新突破;在坚持“XOD+PPP+EPC”发展模式上求得新突破;在坚持“六高”方针上求得新突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培养一批专家型的城市管理干部,用科学态度、先进理念、专业知识建设和管理城市。”作为城市的管理者,每天都必须作出抉择,其中绝大多数抉择,都是“治一经,损一经”、有得有失的“痛苦级”抉择。只有城市管理者痛苦,这座城市的老百姓才会幸福!因此,我们要有以自己的痛苦换取百姓幸福的意识、自觉和准备!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王玉志:
城市建设管理工作的根本原则,是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新时代的山东省城市建设管理工作要走品质提升的新路子。1978年至今,山东省城市建设经历了恢复平稳发展阶段、全面快速发展阶段、转型提质发展阶段,城市建设管理实行高起点规划,城镇化水平大幅提高;高标准建设,城市功能品质显著提升;高效能管理,城市管理服务更加精细;高水平打造,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但城市发展方式较为粗放,人本理念没有得到很好体现,城市功能分区不合理,城市病仍不同程度存在,城市管理精细化程度偏低,城市建设特色不鲜明。未来我省开展城市品质提升的目标和原则是,城市市容整洁有序、生活交通便利安全、公共空间明显增加、环境质量大幅改善、特色魅力充分彰显,真正做到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围绕提升生活品质,开展道路交通、生活服务、安全运行的提升行动;围绕提升环境品质,开展空气洁净、蓝绿空间和治理能力的提升行动;围绕提升人文品质,开展风貌特色、文明素养提升行动。
济南市副市长王京文:
新时代背景下,省委省政府提出把济南建设成为“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是在新的历史高点对济南提出的全新要求,这也为济南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提出了目标和定位。济南市提出全市上下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坚持以人为本、改革创新,大力强化城市治理,全面开展城市品质“十化”提升行动,打造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品质之城。未来,济南将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在产业创新、开放合作等方面更好发挥省会辐射带动作用;强化省会的中心枢纽地位,强化区域协同,做实做优做强都市圈。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线,建设全国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发挥区位优势,成为我国南北均衡发展的中枢;构建面向“海权+陆权”时代的双向开放格局,成为我国重要的国际开放与交往中心。提高济南对人才的吸引力,彰显“山泉湖河城”相融相洽的特色,建设具有国际美誉度的生态文化名城;在儒风泉韵的诗意人居环境基础上,发挥医药康养产业方面的优势,建设康养宜居名城;加强在泉水文化、国学文化等方面的国际交流合作,把“天下泉城”推向世界。
青岛市政府副秘书长王振东: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更多打造市民休闲观光、健身活动的地点,让人民群众生活更方便、更丰富多彩。我们围绕着开放、现代、活力、时尚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提出了“一张蓝图”和4大攻坚战。“一张蓝图绘到底”目标在于坚持“规划科学是最大效益”,提高规划科学性,体现规划前瞻性,维护规划连续性。在2050远景战略顶层设计下,划定“三区三线”,框定生态安全格局,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构筑山清水秀、宜居适度、集约高效的都市空间格局,为城市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提供优质载体。打好四大攻坚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提升城市功能,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建设宜居宜业幸福之城;彰显人文精神和时代特征,增加市民的认同感、获得感、自豪感,建设多元交融的魅力之城;彰显山海城风貌,打造精品城市空间,提高城市美誉度,建设崇尚艺术的创意之城;深入实施城市精细化、精准化、智能化管理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内涵和人居环境,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建设治理有序的文明之城。
济宁市副市长柳景武:
济宁是儒家思想发源地,儒家思想从诞生之初,就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有着深刻的认识。厚植于孔孟之乡这方沃土,济宁的城市建设始终浸润着“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传统思想,努力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价值追求。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角度,济宁的特色可归纳为“组群结构”、“文化底色”、“水城风貌”这三个关键词。2016年,省政府批复《济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年)》,要求济宁加快打造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围绕这一目标,我们把中心城区作为引爆区,确立了“一二三四”中心城区重点建设任务,即“一核引领、两环支撑、三带协同、四城驱动”,力争建设产业发达、宜居宜业的精致城市。此外,在持续提升城市硬件设施的同时,我们把“软环境”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城市运营管理上,重点实施了人本化、规范化、智慧化、精细化“四化”管理。未来,济宁将全面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目标。
威海市副市长周永迪:
目前威海正处于新一轮提升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历史节点上,总书记给我们作出重要指示:威海要向精致城市方向发展,这是总书记对威海的深切厚爱和殷切希望,也是威海的重大责任和光荣使命,为威海城市品质的提升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我们坚持“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按照“产城人”融合发展的思路来提升城市品质,用精致的理念统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方方面面;从城市规划、设计、建设、管理、服务和发展方式等层面来打造精致城市,注重精当规划、精美设计、精心建设、精细管理、精准服务,努力实现总书记倡导的精明增长。具体讲就是,推动城市、城镇、农村全市域的精致,推动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的精致,推动道路、景观、建筑全要素的精致,推动生活、生态、生产全方位的精致,推动过去、现在、未来全时期的精致,一定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深入研究探索精致城市建设路径,加快建设精致城市威海样板。
【 编者按 】
城市建设关乎城市形象,更关系到群众的生活质量。习近平曾指出,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建设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让群众过得更幸福。第二届山东省城市建设博览会以“品质城市铸就美好生活”为主题,旨为全面推进山东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助力产业赋能升级,打造品质城市。博览会期间,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及我省多个地市围绕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展开深入交流和探讨,共同研讨城市发展,探寻城市高质量发展之路。今天,博览会圆满结束,记者将部分演讲发言材料摘编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