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05日
第01版:

在新的起点上推进 中国式现代化“济宁实践”

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体会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传达学习了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听取和讨论了林红玉受市委常委会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了《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关于加快实施现代港航物流战略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实施制造强市战略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决策部署上来,以更大格局、更高站位、更强合力推动制造强市建设、港航物流发展、文化“两创”等各项任务落实落地、见到实效,奋力推动济宁争先进位和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去年,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山东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重大使命,为济宁高质量发展带来重大历史机遇。近年来,我市“九大优势”持续放大、“九大战略”全面起势,制造业产业集群积厚成势,现代港航物流强势崛起,宁德时代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建设,特别是今年上半年顺利实现“双过半”,充分展现了我市服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扎实基础和显著优势。在新的起点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济宁实践”,全市各级各部门务必树牢“一盘棋”思想,狠抓“九大战略”落地实施,以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高水平党建的成效,确保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全面实现,加快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

加快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必须聚焦关键环节、强力攻坚突破,更大力度推动高质量发展。要聚力突破制造强市建设,进一步明确制造强市建设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坚定不移大抓产业、大抓先进制造业;要聚力突破现代港航物流发展,用好用足用活省里政策支持,加快打造立足京杭运河、对接长三角、辐射“一带一路”、影响全国、联通世界的北方内河航运中心,建设山东对内陆和国际开放的桥头堡;要聚力突破文化“两创”,聚焦“一个目标”,抓好“三大重点”,深入实施“六大工程”,努力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走在前。

加快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必须厚植为民情怀、擦亮幸福底色,更大力度创造高品质生活。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打造美丽幸福典范城市,就要强力扩就业促增收,强化就业优先政策落实,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攻坚行动,解决好企业结构性用工问题;就要强力推动教育、医疗、康养“三大高地”建设,高点定位,敢于在全省争一流;就要强力建设美丽济宁,让群众生活更加宜居、环境更加美丽。

加快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必须突出党建引领、系统谋划推进,更大力度实现高效能治理。高效能治理不仅是高品质生活的有效保障,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要做实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把党支部和党小组建在网格上,以基层小网格构筑平安和谐稳定的坚实“底座”;要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强化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要坚决守牢安全发展“一排底线”,确保生产安全、耕地安全、防汛安全。

加快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必须坚持凝心铸魂、狠抓强基固本,更大力度推进高水平党建。全市各级党组织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理念,把政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坚决扛牢管党治党重大责任,全面夯实基层基础,着力打造堪当重任的更强干部队伍,强力推进正风肃纪反腐,为全市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2023-08-05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42179.html 1 在新的起点上推进 中国式现代化“济宁实践”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