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嘉祥讯(通讯员 赵九龙)在嘉祥县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智慧无人农场中,不见一人,两台行架式高效灌溉设备正在进行田间作业,仅需要50个小时,就可以实现500亩土地的灌溉作业。近年来,嘉祥县以“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为目标,充分发展“嘉祥豆种”这一特色优势产业。先后获得国家首批区域性大豆良种繁育基地、国家制种大县等荣誉称号。2021年完成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同年获批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据了解,嘉祥县依托国家现代产业园项目,在第二批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打造500亩智慧无人农场,建有行架式高效灌溉设备、自动驾驶系统、农用导航系统、植保机无人机、智慧农机管理等系统设备以及机井、沟渠、田间道路等基础设施,采用激光雷达、超声波、高速摄像头模块、视觉算法及数字图像处理、数字孪生等技术,结合全球卫星定位,实现作物生产过程实时监控、农业机组田间行走路线的规划以及障碍物识别和避让等功能。同时利用数字孪生技术,根据物联网设备收集的光照强度、土壤有机肥含量以及播种间隙等植物生长要素,模拟大豆生长基本情况,通过大豆模型算法,预估大豆产量,得出园区大豆生长模型的最优解。打造“产业园大数据中心”,通过分析物联网设备收集的气象条件、土壤墒情、病虫害报告,能够像大脑一样实时管控整个农场的运行,实现智能决策、精准作业。真正实现了农场的无人化、少人化、智能化,解放了农民双手,减少了人工成本,提升了生产的精准性、时效性及规范性,500亩农场每年节省成本约10万元,大豆亩产预计将提升10%至20%。从“会种地”到“慧种地”,让种田不下地成为现实,进一步打造具有嘉祥特色的智慧无人农场样板间,迎接农业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