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24日
第02版:

(上接1版B)

选派“科技副总”

人才赋能产业创新发展

早上8时30分,薛贯鲁来到山东通佳机械有限公司,与研发人员一道投入到该公司的项目研发中去。高校教师到企业上班,源于薛贯鲁的双重身份,一方面,他是济宁市技师学院副教授、济宁市金相分析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另一方面,他是山东通佳机械有限公司的“科技副总”。

济宁高新区深入开展攀登工程企业“科技副总”选派工作,支持鼓励高校院所专家人才到高新区攀登工程企业担任科技副总,一批来自本土技术院校、在教学科研一线深耕多年的专家学者进企业、入车间,把教学课堂、研发课题带到企业生产的第一线,帮助企业研发新型产品、改进生产工艺、提高效率水平,打通“产学研”关键环节,让高效科研力量实现了从“纸面”到“地面”、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

作为济宁高新区首批“科技副总”,自2022年3月正式入驻通佳机械以来,薛贯鲁紧盯企业科研创新和重点项目建设,带领企业科研技术人员全力攻克企业技术难关,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

作为塑料机械行业的领军企业,通佳机械充分感受到“校企联合”带来的红利。“我们的研发团队成功吸收‘科技副总’为主要研发成员后,根据PLA发泡材料性能添加了多种功能性辅助材料共混改性,改善了PLA的发泡效果,并保持了PLA所特有的可完全降解性能。‘科技副总’的加入为企业的研发团队注入了新鲜血液,提升了企业的整体研发实力。”山东通佳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勇说。在驻企“科技副总”薛贯鲁的带领下,企业取得多项研发突破,多项成果获评省市荣誉。

此外,薛贯鲁还积极利用学院资源为企业服务,建立了校企合作的桥梁,充分带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企业攀登,带头为企业的人才招引、人才储备及平台搭建出谋划策。

“科技副总”是济宁高新区加强人才培育创新工作的缩影。这一创新举措激励引导各类人才向产业一线加速集聚流动,构建起产才深度融合、协同推进的新格局。

近年来,济宁高新区咬定科技强区、人才强区目标,紧盯人才服务环节,在平台建设、服务支持、环境提升等方面持续发力,延揽人才成效显著。

作为全市人才的引领区、核心区,济宁高新区聚焦建设人才“一港三基地”,即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省级专家服务基地、市级人才教育基地和蓼河国际英才港,开展了一系列的创新实践活动,实现了产业链、创新链和人才链深度融合,以智兴产、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加速形成。

截至目前,济宁高新区累计聚集“诺贝尔奖”获得者2名、海内外合作院士16名、国家级重点人才工程人选29名、省“泰山”系列工程人才39名,以及其他省市级重点人才工程人选170余名,拥有产业技能人才3.5万人,国家高新区引领示范辐射作用充分显现。

2023-07-24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41254.html 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