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18日
第03版:

应对汛期 我们积极行动

■本报记者 王雁南 梁琨 摄影报道

7月12日,一场酣畅淋漓的大雨,很好地滋润了干烤的济宁大地,既让城区降低了温度,又让庄稼喝足了水分。

城区整改隐患

提高防汛处理能力

当下,我市已进入主汛期。为积极应对汛期,入汛以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严密部署,严格执行领导值班带班制度,组建防汛抢险队伍,配齐防汛抢险救援设备、物资储备,适时开展应急救援演练,时刻保持防汛战备状态。同时,制定防汛计划,及时掌握汛期雨情、水情监测以及气象变化情况,完善防汛应急预案体系,建立快速处置机制,提高防汛应急处置能力,确保遇有情况,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处置,做好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应对工作。

作为重要的水利工程设施,尤其在防汛方面,泵站既要保证城市的道路畅通,又要维护城市各行各业的正常生产生活。为应对汛期,各泵站也是积极作为。

此前,任城区的车站西路因周边人口密集、地势低洼,雨水管网汇水面积大、排水路径长,遇到大雨天,当老运河水位高于36.20米时,河水顶托,极易造成济安桥路、车站西路周边区域出现涝水现象。而附近近年来又有大量住宅小区、商圈投入使用,污水排放问题也不容忽视。

为解决这一短板,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牵头建设车站西路排水能力扩容项目,从多方面提升相关区域的雨污水排水能力。6月30日,车站西路排水能力扩容项目完工运行,雨水排水能力由原来的每小时3600立方米提升至每小时32400立方米,污水排水能力提升至每天30000立方米,将有效缓解西南片区雨污水排水压力。为系统解决积水问题,他们优化了济安桥路以西经大悲庵泵站入梁济运河、景兰路以南入北湖新河、车站西路现状雨水泵站扩容改造入老运河等3个排水分区,实现雨水高效快速排出。

“这里的老泵站排水能力只有每小时3600立方米,经过改造提升接近10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政园林建设中心项目专班负责人张殿伟介绍,目前,车站西路排水能力扩容项目建成后已经成为老城区内流量最大的雨污水合建泵站,可有效保障城区相关区域汛期时管道畅通,减少道路积水的发生。

社区细化措施

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为做好城市防汛,小区物业也做了大量工作。12日普降大雨,在位于火炬路的水景雅苑小区,记者看到物业工作人员们正打着伞,冒雨奔波着,清点车库前的防汛沙袋、查看防水布、车库挡水板情况……“一旦发生汛情,我们将及时安装挡水板、防水布,放置防汛沙袋。设置安装的车库防水挡板足以抵御70厘米以下水情。”小区物业负责人刘艳梅介绍着。在汛前,他们还筹建了一支由24人组成的防汛应急队伍,并进行了应急演练,确保熟悉防汛流程,及时投入居民小区的防汛,保护居民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12日中午时分,大雨倾盆。记者冒雨又来到了位于车站西路的华锦苑小区。针对地下车库进水或存水问题,华锦苑物业负责人张辉辉介绍,在上房时地下车库就已经配备了排水泵站,万一地下车库有积水,会自动启动地下排水泵站进行排水。此外,他们还放置了多个移动排水泵,如有需要,同时启用,以最快速度排水。张辉辉说,他们通过前期摸排,根据以往汛期情况,在地上易积水点都设置了移动排水泵,能及时处理园区地面积水。并在小区北门出入口配置了微型防汛站,存有手电筒、喇叭、雨靴、水袋等物资,一旦发生汛情,防汛工作人员就可以第一时间携带相应装备,投身到防汛工作中。

目前,全市物管小区均组建了防汛队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也组建了专业的防汛应急救援团队,当小区防汛力量不足时,将合理调配防汛力量,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救援,切实保障好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农业协作联动

及时做好灾情应对措施

我市各级农业部门工作人员,也密切关注着此次雨情。

雨后,兖州区农技专家便来到农田,查看农田墒情,了解作物的生长情况。“这次降雨非常及时,很好地缓解了前期高温干旱天气对田间作物生长的影响,改善了田间墒情条件,对下一步大豆、玉米等田间作物的后期生长非常地有利。”兖州区农技站站长王燕介绍。

据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科了解,11至12日,全市普降大雨,局部地区暴雨,有效缓解了旱情,对农作物正常灌浆非常有利。另外,此次降雨持续时间不长,全市农田未出现积水。

当下正值汛期,为积极应对汛情,确保农业生产,市农业农村局先后下发了《关于开展2023年农业(渔业)领域防汛防台风检查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田间沟渠秸秆堆积及桥函淤积检查清理工作的通知》《关于对滨湖易涝区与2022年汛期农田积水区域进行检查的通知》等,要求各县(市、区)农业农村部门就农业防汛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组织人员集中开展拉网式排查,确保防汛安全,市农业农村局安排专人进行不定期暗访检查与督促指导。同时,密切加强与气象、水利、应急等部门的协作联动,第一时间将相关信息发布到农业生产一线,及时做好灾情应对措施。根据我市实际研究制定了应急预案, 建立了“全市农业农村系统防汛叫应群”, 落实预警信息发布叫应机制,做到“有叫必应”。

汛期降水后容易导致田间病虫害发生。市农技中心于6月25日,召开了《全市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培训会议》,对农田烟粉虱、玉米南方锈病及大豆玉米带状复种病虫害进行了防控技术培训;同时通过电视媒体专家课堂、农业网站、微信群、抖音、现场指导等多种方式助推宣传,积极开展农田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确保稳产增产。

2023-07-18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40832.html 1 应对汛期 我们积极行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