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逊
兖州市大安镇石马村“90后”养蝎女孩方程,从高中毕业到现在已经从事蝎子养殖11年。在她高中毕业那年,和很多普通的孩子一样,也有一个美好的大学梦,毕业以后准备出国留学,却突然得知爸妈做生意出现了亏损,已经负债接近两百万元。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对于当时只有18岁的方程来说犹如晴天霹雳。她开始意志消沉,觉得未来失去了希望,心里甚至有点怨恨爸爸妈妈。
直到有一天,方程无意中听到爸妈的对话。爸爸说:“我就算是挨家下跪也得去借钱供咱闺女上学,咱们不能耽误她啊!” 沉默了一会儿,妈妈说:“现在大家都躲着咱,你上哪儿去借钱啊!实在不行咱们就把厂子卖了吧,先让闺女去上学,剩下的债咱俩慢慢还。”
方程听后,心中充满了自责,在这样艰难的时候,爸妈心里想的全是她。不该责怪爸爸妈妈,而要替他们分忧解难,要让爸妈过上好日子,担当起家庭的责任。可如果去打工也许一辈子都还不完欠下的债,方程决定去创业。跟爸妈说了她的想法后,爸妈很支持她,精神状态发生了变化,脸上的笑容逐渐多了,好像生活又充满了希望。那时候方程明白了,一家人只要团结在一起共同努力,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
一次偶然的机会,方程得知蝎子作为一味名贵的中药材需求量很大,销售价格也比较高,在经过一番考察之后,她决定要养殖蝎子创业。
创业路上艰难很多,养蝎子难度是很高的,当初想得太简单,以为养蝎子很容易,以为自己是特别特别幸运的找到了别人都不知道的好行业,而她却为自己的草率付出了代价。人工养蝎子需要的温度很高,常年在28度以上,而刚开始养殖的时候已经是深秋了,气温很低,养殖之前并没有考虑如何加温,只能临时用电加温,一个月的电费要一千多元。为了解决加温成本高的问题,爸爸帮她设计了锯末炉,烧锯末加温。点着炉子的第一天中午,方程照常回到蝎房去查看情况,却看到了意想不到的情景。
方程推开蝎房外门,一股热气扑面而来,内门的电子温度计醒目的显示着54度,蝎子全都一动不动的,已经死光了。她一下子就懵了,一个月的努力付之东流。正在发懵的方程看着爸爸,心里有说不出的苦,她知道,买蝎子已借了不少钱,现在唯一的希望也没有了,该怎么办?没有太多的时间思考,方程快速地想了想出现这次事故的原因,炉子温度高只是一方面,关键还是养殖方法不对。她想如果再给她一次机会,有很大的把握养好,决定再买一批蝎子,这次一定要养好。
经过东拼西凑终于凑了两千块钱又买了一批蝎子。针对养殖过程中蝎子的死亡现象,她每天都做好记录,然后每隔一星期就统计成数据分析,就能看出来哪种症状引起死亡是最多的,就能找到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她把这些问题按照主次记在本子上,解决掉一条就划掉一条,这样困难在做减法、希望在做加法,通过两年多的努力,终于成功了!
在创业的过程中,方程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很多帮助,在养蝎初期政府帮助宣传和销售,在发展过程中多次组织学习和外出考察,在得知扩大规模缺少场地时政府为她提供了养殖场地。社会的关爱和政府的帮扶让她始终心存感恩之念,所以在得知国家提出精准扶贫后,方程专门建造了扶贫蝎房,为贫困户发放分红资金,希望能够将这份感恩之心传递下去,用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