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槐树的土地即为家,有古槐者,要么是寂寥怅然后淳朴的大村驿站,要么是通都巨邑。千年山阳古槐所在者——运河之都济宁,至2023年,我的家人已有四代居住此地。
山阳古槐不远处,一座崇觉寺铁塔,一座铸造于宋代的避雷针,为古槐掣住了多少次闪电惊雷。与济宁的初见,源于年历上的铁搭。本村一位大哥——往上约六辈我和他有共同的老祖,他在济宁工作,连续七八年给送一张年历,长方形小中堂大小的纸印上一年十二月。
我上初中,老何姐回娘家,说:“三兄弟,你说邪门不?咱奶奶对我说,长古槐树的地份儿有灵气,你在济宁好好过,小一辈都奔你去依靠着你,过着过着成一大家子人。哪里黄土不埋人,学学槐树扎住根,只要在一个地方挂拉住,吃上饭饿不死就不回老家。”奶奶坐津浦铁路上的火车常去二爷因贩卖破烂而“挂拉住”的徐州。
大哥与古槐无缘。俺大精心筹划的是:先学好巧木匠,再送他去济宁学画。大哥小学时木木呆呆,八九岁才说成话,初一才显现出优秀之处——画画、写字、刻章。某天,苏墥联中张贻暄老师拿着油印试卷兴冲冲地对俺大说:“你老时家要出画家了。你看培燕画的小猫小狗,还挺有模有样。”
退学。一门腔学书画。父亲是数学老师,到他侄女俺济宁老何姐家抱来《芥子园画谱》。大哥走村串户画影门墙、画中堂,写对联更不用说:一口白瓷蓝筋的大碗,倒扣着出来一个个圆框框里,写曲里拐弯的黑字;正月刻灶老爷、天皮子,年画印了赶集,洋红洋绿,大红大绿,金色黑筋。一年后,难为子师。俺大做出决定,送他学木匠,大说:你奶奶家世世代代巧木匠,你大哥还有学不好的?你大哥有天分,用功不到,有大福运,不能把他窝憋在家里。
路已铺好,直追齐白石。学好木匠,俺大认为木匠眼力劲精到。大哥要当名画家,所以要学木匠。三年初成,他倒是拜了一伙仁兄弟,一路咋咋呼呼去验兵;一验兵验上了,所以要离家,俺大哄骗俺娘:“行了,你不知道我最疼大孩;验上兵不报到,要进监狱,军队上的法庭来逮咱的大孩,麻绳一绑,蹲监狱吃八大两。随他吧,老的尽心尽力了,他一辈子没抱怨头。”俺大的初衷木匠学成,送他到济宁,通过老何姐联系好当地一位金姓著名国画家。
1997年高中毕业,我原本报考济宁一家职业中专。俺大的好多学生在济宁,他的意思是还少得了你的工作,反正不日攮墒量沟撅腚下腰地种地,媳妇也不愁,动员你老何大姐,咱条件差,没钱买房,那就当个上门女婿——都齐了。
后来,我应聘古城台儿庄工作。这里也是一座运河名城,因为从事运河文化整理研究,常去济宁调研。不住客栈,住在亲大姐家里。外甥高中尚未毕业,姐夫擅自做主,要求外甥退学,说:工作不好找,趁着我在运河边的一座煤矿,还给老工人一个名额,你早早上班,三年后大学毕业还不见得好工作。大姐一把鼻涕一把泪:“就你管,看得远,算得准,叫俺儿下煤井挖炭去,就一个男孩,你也放心。”
今年4月,我专一看望大姐。外甥买了轿车,缴预付款定下了好地段楼房,一平方九千多元。“大姐,你当时还哭,骂俺姐夫,只要小孩好好干,不走偏门斜道,不会孬的,古槐都不同意。”
大姐家在古槐南,步行十分钟早起散步锻炼就到,年节烧几把香。“你可说到大实话了哎,咱老辈辈良善,无虎狼之心,古槐树心里有呢?我每次去,都看见她老人家笑眯眯的,越看越像咱奶奶的模样。”
奶奶自然不及神槐万一,她是我们家的守护神。解放前俺家开着馍馍坊,一笼笼雪白的馒头;墙根一排溜腌上咸菜的粗砂大缸,饥荒见年,施舍给要饭的。奶奶会扎针,看头疼脑热小病不收钱,看吓子,会接生,三两个庄上都喊“大馍馍奶奶”。
老何姐的侄子,武警部队退役后考上了济宁一家事业单位;她的两位侄孙,大学毕业在济宁城区就业创业,侄孙也有了儿子女儿。以老何姐为在济宁的第一辈,于今四辈子。老何姐,比俺大出生年月早,老何姐的侄子比我大——她们恭敬地叫小叔,两辈人如斯。
为第四代“荣”字辈送粥米办娃娃宴,这辈人称我老老爷。济宁小一辈纷纷发来电子地图,请我轮着多过几天。十二家,他们生息之处均拱伏无违地簇拥在山阳古槐周遭,在古槐的如水绿荫下,被赋予北方硬木槐树“宁折不弯”的坚韧品性。
侄子说史志载“水漫全城,此处独安”,古槐树庇佑着济宁千余年。愿济宁的家人们世代均安,居住在南阳湖畔的济宁者,福寿康宁。
(时培京,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台儿庄区诗词联赋协会主席,山东省“大众讲坛”运河文化主讲嘉宾。曾参与台儿庄古城文化重建、京杭大运河台儿庄段(月河)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工作)
■本版摄影 石礼海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北京摄影函授学院副教授、优秀教师,北京“中艺网校”“中艺环球”金牌讲师,泰山文艺奖获得者,“懒汉调图”创始人,《Adobe Camera Raw酷炫修图》畅销书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