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通讯员 赵建国)今年以来,济宁市财政局、市财政事务服务中心紧扣市委、市政府“大抓产业、大抓制造业”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深入调研分析、完善政策措施,强化“四轮驱动”,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强化要素保障和政策兑现,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围绕落实省市出台的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系列政策,市财政局、市财政事务服务中心结合年初预算编制,统筹各项财政资金,在预算安排上重点向“231”产业集群、892家攀登计划企业予以倾斜,2023年市本级预算盘子安排支持企业发展资金9.3亿元,在政策资金兑现执行中,协调配合市直主管部门对政策享受的主体、补助标准、申报程序、资金拨付进行细化完善,紧扣每一个条文和规定落实资金,保障政策不折不扣执行到位。同时,突出上级激励政策导向,对近年来中央和省市支持产业发展的系列政策精心整理、汇编成册,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政府网站、新闻媒体、专题培训班等方式和平台,将政策送到县市区、企业门上,面对面解读政策,切实让县市区和相关企业真正了解政策、享受政策,聚焦制造业升级、企业研发与技改等重点领域,强化市县联动与上级主管部门对接申报,获取中央污染防治补助资金 11613万元、省工业转型及外经贸发展资金7325万元、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4425万元、地方金融科技平台建设试点资金300万元、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奖补资金300万元,以及省新动能基金到位出资15000万元,有力支持了企业转型发展。
灵活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一方面,加快高企发基金投资运作。2023年市级预算安排5000万元,用于支持高企发基金投资运作,按照基金运作需要和工作进度已拨付到位母基金账户2500万元。目前市级引导基金出资1505万元,带动高企发母基金出资6414万元,撬动社会资本共同出资2亿元,重点投资馨联动力、康盛彩虹、洲蓝环保、芯诺电子项目。同时,加快济宁新动能创投基金运作,获取省级基金1.5亿元投资康盛彩虹项目。另一方面,加大政府性融资担保支持力度。今年济宁市财政部门已拨付企业上市挂牌融资奖励1952万元,引导扶持资本市场发展方向,有效降低企业上市挂牌融资成本,助力企业健康快速成长;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减震器”作用,拨付担保保费补贴资金650万元、补充资本金2000万元,做大做强市担保集团资产规模,共为5868家市场主体提供担保金额49亿元,在保规模达到183亿元,同比增长47.2%,助企节约费用1.14亿元,为我市小微、三农及高成长性企业注入强劲动力。
优化政府采购政策和流程,提升服务企业发展水平。市财政部门通过强化预算源头管控,督促各预算单位严格执行《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管理办法》规定,精准编制政府采购预算,足额预留中小企业份额,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今年以来,济宁市中小微企业授予合同金额4.62亿元,占全部政府采购合同金额的95.7%,位居全省前列。持续释放合同融资效应,为企业提供利率低、无抵押、放款快的优质融资服务,政府采购合同融资金额7569.5万元,占比15.7%,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题。充分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积极采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通过提高预留份额助力乡村振兴。坚持“线上+线下”同步发力,今年全市832平台农副产品预留份额739万元,较去年提高了398万元。通过多措并举、政策引领,为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撑。
用活消费券奖补政策,加力增效激发居民消费潜力。市财政会同市商务、发改等部门制定了《关于支持商贸流通发展促进消费增长的政策措施》、《2023“运河之都·乐购四季”家庭乘用车零售消费券惠民活动实施方案》等系列促消费惠民措施,春节后在全省率先开展汽车消费券发放活动。同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统筹落实省市出资1500余万元,以惠民消费券形式大力支持汽贸、大型商超等企业参与线上平台消费活动,有效促进了社会经济稳中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