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王钧强
作为济宁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重点环保工程,山东鲁泰控股集团非煤骨干企业环保建材公司,顺应国家政策,积极创新转型,不断发展壮大,逐步形成了集水泥熟料、水泥、纯低温余热发电、固废处置为一体的产业链,可日产2500吨熟料,年产优质水泥100万吨。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2.6亿元;2019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突破1.9亿元,一举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4547万元,一年一步大台阶,在行业内传为佳话。
扭住环保生命线
绿色发展不动摇
鲁泰环保建材公司创业之初就坚持环保优先于效益,不环保不生产,不环保不建设的理念,坚持源头治理与末端治理相结合、以源头治理为主的方针,坚持“封、堵、洒、盖、净、收、清、查”环保治理方针。整条生产线充分体现出环保设施全、技术起点高、产品质量优、经济效益好的特点。该项目所有物料运输、储存、处理均实现了密闭化,窑头、窑尾采用了收尘效率大于99.85%性能可靠的布袋收尘器,脱硝采用了先进的SNCR技术,确保各项数据达标排放。以先进的悬浮预热和窑外五级旋风预分解技术为核心,选用国内外先进、高效、环保工艺设备,采用窑外预分解,原料预均化、DCS集控、风机变频调速等新技术,生产过程实现了自动化,节能效果显著。公司利用自身水泥生产线建成配套纯低温余热蒸汽利用——余热发电项目,实现了资源的再一次循环使用。该系统投入运行后,预计每天利用余热发电约10万度,可解决30%的熟料生产线自用电,每年可以节约标准煤1.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万吨,年可产生经济效益771万元。
2017年9月,获得济宁市市委、济宁市人民政府联合颁发的全市生态环保工作“先进企业”荣誉称号;2019年8月获得了国家工信部第四批“绿色制造企业”认证。
全面创新激活力
智慧发展开新局
鲁泰环保建材立足实际,紧紧围绕制约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的突出问题,加大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力度,破解发展难题,围绕清洁高效利用,生产效率提升等一些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形成一批企业核心技术储备;加大创新和引进吸收再创新,大力引进、推广和使用一批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进一步健全完善科研技术人员激励机制,出台《科技创新管理、专利及科技创新项目奖励办法》,尊重基层首创精神,鼓励基层创新;鼓励全员创新,开展好“五小创新”活动、“金点子”工程等工作;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让专业技术人才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深耕专业,让做出贡献的人有成就感和获得感。
鲁泰环保建材积极推进公司向智慧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在一次次创新中实实在在地尝到了甜头,余热发电项目、水泥挤压粉磨技改项目、湿电石渣直接掺加入磨技改等科技创新项目的完成和带来的效益都是科技创新的力量。
党建引领聚心力
和谐发展奏新曲
近年来,鲁泰环保建材公司深刻剖析面临的形势,找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切入点、结合点和着力点,把党建融入企业经营,实施“红色”引领,有力促进了企业高效快速健康发展。结合工作实际,重点创新实施集团公司提出的“四全四化”智慧党建工作体系,重融合抓党建,聚心力促发展。各党支部通过归纳提炼,制定了“五小工作法” “五看五防”工作法。“五小工作法”,通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与职工谈心交流,做到了经济上解困、生活上解困、思想上解捆、情绪上解闷,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使员工有安全感、亲切感、归属感,达到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和谐共赢的思想政治工作效果。“五看五防” 工作方法,即一看人员精神状态,盯关键人员,防思想波动;二看劳动防护用品穿戴,防人身受到伤害;三看操作标准,做到“三预”,即预想、预警、预防;四看重点工作,关键操作,防经验主义;五看关键时段,防“三违”现象发生。“五看五防”工作方法的实施有效地杜绝了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实现了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