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 (通讯员 皮嘉恒) 集聚高端人才近300人、建成国家级众创空间、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多家创新平台……这是济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做强人才“蓄水池”、厚植人才发展“生态圈”的缩影。
聚焦载体平台建设创新,用好育才“蓄水池”。济宁经开区聚焦产业立区、制造强区、特色兴区,设立投资基金,上线运行“人才政策宣传落实服务平台”,动态掌握企业引才诉求,绘制“人才地图”,构建完善的产业培育孵化体系。同时,成立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中心,引进高科技产业化项目、高层次人才团队,与省、市产研院深度合作,吸引高科技人才带“种子项目”入驻,搭建起“政府、园区、产研院”三方合作机制,让各领域人才脱颖而出,壮大人才“蓄水池”。
完善青年人才服务体系,构建服务“生态圈”。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济宁经开区千方百计为人才解忧、为企业解难,建成核心功能区圣祥小镇,在发展配套区陆续投入使用邻里共享中心、人才公寓等设施,推行“1+1+N”包保服务,为重点人才项目提供“ 一对一”管家服务。发挥青年人才之家效能,依托省级双创孵化基地,举办团建会、茶话会、相亲会等丰富多彩的联谊活动;分行业、分产业、分类型、分专题组织以创新创业为主题的交友沙龙活动,有效吸引凝聚青年人才;举办“感受青春力量,展望家乡未来”“青春正当时,逐梦在经开”等产学研对接、路演服务活动;举办“创翼之星”创业创新训练营活动,为青年人才提供交流平台,促进资源共享,不断创优人才生态,吸引在济就业发展的青年人才“知经开、爱经开、建经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