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全国生态日定了!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6月28日表决通过决定,将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决定指出,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以钉钉子精神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观点摘要:全国生态日的应运而生,标志着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激励我们以更饱满的热情关注生态环境,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设立全国生态日,有利于我们深化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认识。设立全国生态日,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设立全国生态日,将更深入唤醒全民的环保意识。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没有哪个人是旁观者、局外人,谁也不能只说不做、置身事外。只要我们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持续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就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拥有强烈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今天,我们有责任、有动力也有能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的时代责任已经落在了我们这代人的肩上,以设立全国环保日为契机,争做生态环境的守护者,则生态文明将更有生机,美丽中国将更有魅力。
多措并举,防范外卖食品浪费
07月03日 《人民日报》 吕晓勋
背景:通过网络订餐,如今已成为不少人的消费习惯。统计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5.21亿。线上点餐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外卖食品浪费现象也引发关注。为了享受商家的“满减优惠”,多加吃不了的食品;菜量标识不够明确,缺乏必要提醒,收到外卖才发现点多了……种种原因导致部分消费者超量点餐,使得网络订餐成为餐饮浪费的一个高发区。
观点摘要:防范外卖食品浪费,是制止餐饮浪费的重要环节,也是网络餐饮平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网络餐饮平台入驻商户较多,市场竞争较为激烈,量大价廉是常用促销手段,商户推行小份菜、小份饭、小份饮料时往往会有所顾虑。对此,此次指导意见提出,“优化平台协议规则”“建立健全商户激励机制”。一方面,平台应当科学设置起送价格、满减促销规则,避免不合理促销导致浪费。另一方面,对积极推广小份餐品的商户,可通过首页显著位置展示等方式加以激励。加强对商户的正向引导,推动商户精细管理,有利于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观念。反对餐饮浪费,离不开各方共同努力。推动形成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企业自治、社会监督、消费者参与为一体的制止餐饮浪费共治格局,在平台、商户与消费者之间形成防范食品浪费的有效互动,在促进粮食节约的同时,也将有利于网络餐饮行业实现健康发展。
让劳动课程取得育人实效
07月02日 《人民日报》 彭飞
背景:松土、撒种、育苗、浇水、施肥……近日,湖南长沙县青山铺镇中心小学把课堂从教室搬到田间地头,引导孩子们在学农活的同时知农事、惜粮食。从耕种体验到食物制作,从清洁卫生到家用电器安全使用,各地中小学开设了丰富多彩的劳动课程,让学生们感知劳动乐趣,在学生们心中播下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种子。
观点摘要: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对于中小学生而言,接受劳动教育不仅能获得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更能磨炼意志品质、培养责任担当,进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这个意义上说,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能更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让劳动课程取得育人实效,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参与。家长应重视抓住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鼓励孩子自觉参与、自己动手,通过日常生活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让孩子养成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学校应科学设计课内外劳动项目,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劳动的内在需求和动力;社会应发挥支持作用,为劳动教育提供必要保障。各方共同努力,形成协同育人格局,定能把劳动的种子深植学生心中,更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体育消费新变化折射消费升级新活力
06月29日 《光明日报》 周密
背景:在近来的消费市场中,多元、潮流、理性的消费趋势日益凸显,体育消费持续火热,正成为消费新亮点。体育消费的兴起,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普遍提高的现实息息相关,折射出公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是消费升级的重要表现。
观点摘要:体育消费不仅是个人的需求选择,更是激发强大内需市场活力的重要引擎和强大动力。当前体育消费在消费理念、消费个性、消费形态、消费质量等方面呈现诸多新变化。体育消费理念不断更新,消费分享更充分。体育消费的个性更加明显。体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以个人多元化诉求为主,凸显个性。体育消费的形态和内容趋向多样。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不仅体育消费自身的内容和含义不断丰富,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交叉融合的特点也日益明显,体育主体产业开始展现活力。此外,体育消费质量得到更多重视。随着体育消费的发展,消费质量、消费满意度成为更重要的指标,体育及其带来的积极情绪、参与感、社交关系、社会和个人意义、成就感等消费者的内在诉求,成为质量考量标准。
积极适应体育消费新变化,激发体育消费新活力,需要大力支持并引导体育消费,持续优化消费环境,从硬件建设和软件服务等方面进行体育消费配套建设。当下,我们应当更敏锐洞悉、尊重并顺应体育消费的升级需求,从供给侧一端积极采取适配措施,推动供需对接及体育消费提档升级,助力促消费、稳经济。(华峰 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