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9月05日
首页
第03版:

发展慈善事业 建设首善之区美德济宁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使孔孟故里成为首善之区”重要指示精神,确定了“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首善之区”的目标,根植孔孟之乡儒家文化沃土,把发展慈善事业列入打造首善之区、建设美德济宁、全面建成小康的战略规划,着力激发全社会崇德向善力量,全市慈善事业水平不断提升。我市连续五届跻身中国城市公益慈善百强榜,2018年提升到全国第16位;慈善工作在全国部分城市慈善工作经验交流会、中国善城大会推广,6个单位和个人荣获中华慈善奖,“大病医疗救助”项目获评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奖,“慈善超市”项目城市低保对象受益率达100%。

加强组织领导

以全优环境保障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市委、市政府把“支持发展慈善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党代会、人代会报告,主要负责同志每年调研指导慈善工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慈善公益事业发展的意见》《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为慈善事业发展提供了保障。全面落实公益性捐赠减免税政策,完善“孔孟之乡慈善奖”奖励办法,健全慈善捐助和志愿服务记录回馈制度,市级主要负责同志带头参加“慈心一日捐”活动,积极开展“慈润济宁·善行万家”慈善救助活动,营造了人人向善、人人为善的发展氛围。在全省率先成立市慈善工作领导小组,构建了分管市长挂帅推进、市直部门合力攻坚、市县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形成了党政主导、民政牵头、运转良好的“大慈善”工作格局。

做实基层基础

以悠久文化激发慈善事业发展活力

深入开展儒家文化慈善思想课题研究,在干部政德教育学院开设慈善文化课程、在企业开展“爱撒社会”主题活动、在学校设定义工学时、在城乡社区开展“慈心一元捐”活动,善心涌动、善行如潮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建立城乡社区慈善类社会组织备案制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建设孵化基地等方式,推动慈善组织网络覆盖城乡,打造基层慈善组织示范镇115个、标杆村2680个。完善慈善服务保障体系,设立慈善义工专项基金550万元,免费为慈善义工健康查体,“以奖代补”为先进义工团队提供活动经费,全市已有慈善义工26万名、义工团队458个。加强慈善组织和慈善活动监管,在全国较早建立慈善社会监督员制度,在全省率先实行“慈善全公开”,连续13年开展“慈善公开周”活动,向社会公开财务账目和审计结果,构建了公开透明的健康慈善生态。

完善捐助创新

以为民担当彰显慈善事业社会责任

不断拓展慈善资源,建立资金捐、物资捐、技能捐等捐助方式结合,慈善冠名基金认捐、网络捐赠、以救促捐等募集模式同步运作的捐赠体系。突出慈善事业扶贫济困作用,建立政府救助与慈善救助衔接机制,实施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构建了群众有所需、社会有所助的全方位服务体系。7年来,我市年募集资金实现了从4500万到4.5亿的跨越,累计募集资金总额达到17.53亿元,设立慈善冠名基金210个、15.52亿元,发放慈善款物12.82亿元,救助困难群众111.98万户,我市慈善事业实现了由“跟跑”向“领跑”的转变。九巨龙助学基金投入1.8亿元,建立慈善学校3处,2300名困境儿童享受免费教育。中华慈善总会累计捐建“中慈爱心图书室”58处,恶性肿瘤医治“药品援助”项目基本实现全覆盖。连续3届承办全省“精准扶贫暖人心·传递大爱正能量”公益慈善活动,争取救助资金1120万元,救助先心病、白血病等患病儿童272名。

编者按

8月16日上午,山东省第二十四次全省民政会议召开,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传达省政府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第十四次全国民政会议精神的批示,表彰全省民政系统先进集体和个人,总结近年来全省民政工作,安排部署今后一个时期民政工作任务。省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济宁作为四个发言市县之一,我市领导以《发展慈善事业 建设首善之区美德济宁》为题作了第一个典型发言。现将发言内容摘登如下。

2019-09-05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3521.html 1 发展慈善事业 建设首善之区美德济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