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30日
第01版:

“小院议事” 让居民难题不出院

■本报记者 梁琨

本报通讯员 孟海星 张伟

“电表箱的表盖坏损、脱落,有的电线裸露在外,四周还停放着电动车,万一有孩子不小心碰到,触了电可就麻烦了!”“即使不是孩子,万一电表的线出问题,后果也不堪设想。”今年初,位于任城区太白楼路如意樱花苑居民微信群里的多条消息,引起了网格员王明旭的注意。

王明旭将信息复制到手机备忘录后,迅速来到院子里查看,与几位居民交流后,形成一份调查报告,转发给了小区所属任城区观音阁街道乐鑫社区居委会副主任邵淑晴。

“居民反映的问题隐患确实令人担心,如何解决更要听他们的想法。”邵淑晴说,此事被列为社区党委重要议题,决定邀请10名居民代表、所属企业负责人、小区物业经理、社区管理人员,在小区广场上召开会议,共同协商,制定整改方案,顺利完成8栋楼、18座电表箱的更换。

在乐鑫社区,类似樱花苑小区居民遇到的难题还有很多。“居民身边的小事就是社区的大事,要将矛盾化解在基层,争取不出院就能解决居民遇到的难题。我们就想,这种民主协商的处理模式或许是个路子。恰巧多数小区名字中带有院、苑、园字,便命名这种模式为‘小院议事’,也蕴含着‘圆满’的愿景。”乐鑫社区党委书记侯潇林说,2022年7月,借着精细化管理的东风,观音阁街道重新进行社区规划,乐鑫社区应运而生,担负起服务10个居民小区、一万余位居民的重任。2022年底,这支年轻的队伍就迎来了第一次大考——突然爆发的新冠疫情。也正是通过这次疫情,他们迅速摸清了社区的基本情况,准确地定位到为民服务的关键所在。

早年间,如意樱花苑小区也是城区的“高档居民区”。随着城市发展,原本的基础设施已很难满足居民的生活所需。乐鑫社区的10个小区中有8个是老旧小区,与如意樱花苑一样有着各种各样的难题。侯潇林认为,在城市,社区是群众生活的主要场所,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生活中,居民的困难能不能有人帮忙,烦心事能不能得到解决,都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品质。

提升居民的幸福感,要以人为本,也要与时俱进、持续创新。“近年来,我们街道大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坚持‘大家事、大家议’的工作方法,把群众智慧和力量吸纳进来,共同办好自己家门口的事,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结合社区实际情况,我们组织网格员在小院里收集居民诉求,梳理群众急难愁盼事,邀请居民代表、物业、下沉单位和党员、志愿者,在小院里议一议,事情真的就解决了。”侯潇林说,作为社区服务人员,要尽己所能地发挥好服务功能,当好群众问题的协调者、联系人。

更换电表箱、硬化小区路面、协调机动车停车场、安装充电桩……在社区的串联下,不只是社区自治、共建的大问题得到妥善处理,居民个人遇到的困难也同样受到了重视。

去年12月疫情期间,76岁的居民吴女士突发带状疱疹,疼痛难忍。老伴身体不好,儿女不在身边,老人为治疗犯了难。得知情况后,社区火速“小院议事”,协调辖区网格员宁玉红前往照料。“小宁不是学护理的,却帮我护理了20天。冒着被传染的风险,帮我买药、敷药,买菜、送饭。”吴老师拉着宁玉红的手,感激地说:“有这样的社区工作人员在身边,咱心里温暖啊。”

在社区的组织下,志愿者、下沉单位也积极靠上,参与到社区的服务和治理中来。经“小院议事”协调,从事出租车运营的志愿者胡伟波,积极载送肢体残疾的赵先生到定点医院康复治疗;社区组织“小院议事”时,联系到片区包保单位任城区市政工程管理局,第二天解决了冷藏厂宿舍化粪池淤堵问题。生活在这样的社区,温暖又舒心。

2023-03-30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32566.html 1 “小院议事” 让居民难题不出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