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讨论中,人们忧虑于在他们社会化的初始阶段,长期的亲子分离,让他们暴露在更高的心理健康风险中,并不利于他们性格和德行的养成,以及对社会的正确认知。但眼下,互联网的全面“植入”,正让他们的正常社会化之路更加险象环生。而他们,终将走出生活的乡村,在未来通过就业等与社会发生各种联系。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关注留守儿童的手机沉迷问题,是如此紧迫和重要。
——光明网:《留守儿童,不只困在手机里》
乡村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进展显著,让人们见证了乡村文化振兴的深厚力量。丰富的文体活动,还可以开拓乡村消费的新空间,促进乡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当前,文化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成为新趋势,在乡村打造文体旅综合体、放大产业融合的溢出效应,将成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的支撑点。盘活乡村文化体育资源,强化景区带动、节庆拉动、文旅互动,让当地群众“动”起来、文体资源“活”起来、旅游消费“热”起来,就能走出一条产业融合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既富“口袋”也富“脑袋”的发展之路。
——人民日报:《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无论遇到任何困难和挑战,只要有人民支持和参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越不过的坎,就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人民是决定性力量。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一定能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汇聚起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
——新华社:《始终坚持人民至上》
要让老百姓敢消费、愿消费,最根本的途径在于稳就业。就业稳了,收入自然就稳了,消费预期也会随之改变。特别是解决了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后顾之忧后,居民消费的内生动力就会逐步增强。当前,要继续做好稳增长工作,既要通过经济的稳健增长,把全社会的财富蛋糕做大,也要通过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机制,在蛋糕的切分上多向居民端倾斜。
——经济日报:《促进消费恢复还需加把劲》
尽管佳作频出,但不少人设浮夸、情节脱节、故事不接地气、情感莫名其妙的“悬浮剧”依旧充斥屏幕。“人均爱马仕”,随随便便创业成功,穷得吃不上饭却住精致大平层,男的多是西装革履、女的总是满身名牌……很难看到其为成功付出的艰辛努力,也看不到奋斗者的执着坚韧,钱赚得毫无根据、日子过得与人设本身并不相符。网友们因此揶揄:“国产剧里不允许有穷人”。人间烟火气,最抚观众心。影视剧工作者如不能及时醒悟,只能自食其果。没见过凌晨的城市、没挤过早晚高峰的地铁、没碰过生活的壁、没有流过汗和泪,如何写明白奋斗者的昂扬人生,如何能让普通人最真实的生活与情感散发魅力?
——工人日报:《人间烟火气,最抚观众心》
(辑录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