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关键要有“用户思维”
3月17日 《北京日报》 胡宇齐
背景:今年1-2月经济数据日前出炉,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5%。总体来看,我国经济企稳回升态势明显。为进一步巩固经济运行向好趋势,包括北京在内的多地都出台了一系列提振市场信心的举措方案,重点都不约而同聚焦在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上。
观点提要:一个地区的发展,“短期靠项目、中期靠政策、长期靠环境”。优化营商环境,一直被认为是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和培育发展内生动力的关键之举。近年来,各级政府立足打造服务型政府,努力当好“店小二”,推出一系列务实举措为经营主体减负鼓劲,收到了显著效果。但若继续往细处、小处、深处探究,“痛点”“堵点”也有不少。优化营商环境是社会共识,供需屡有错配也是现实问题。究其根源,恐怕还在思想认识上,不善换位思考,缺少“用户思维”,政策举措没有真正做到设身处地从企业的角度出发。每一项服务的最终评定者都是具体的用户,善于倾听用户想法,在实践中不断迭代方法、重视反馈,才能更大限度激发大家的参与热情。这种换位思考的自觉,正是治理者所必须具备的。可能技术层面确有一万个“没法办”的理由,但价值层面的“应该办”,就是迎难而上的决定性动机。是挑头干还是踢皮球,是动真碰硬还是敷衍了事,衡量的是有没有“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影响的是问题的解决效率,也决定了最终收获的是掌声还是吐槽。
抢的是人才还是楼市?
3月17 日 《南方日报》 扶青
背景:最近,一些城市掀起又一轮“抢人大战”。比如杭州放“大招”,拟放宽对大专学历、高技能人才的落户条件,全面放开县域落户政策等,引起网友关注。而在个别地区的三四线城市,地方政府也纷纷推出“买房送户口,子女可就近入学”等政策,吸引了众人眼球。
观点提要:近年来,不少城市都推出了“买房送户口”类似新政,效果不尽相同。对于大城市的新市民而言,购房落户后,就业创业机会和人才成长路径相对明晰,吸引力更强。将购房政策与落户政策结合,既可作为解决住房困难的落脚点,长远来看,还能带动产业聚集、经济发展。而一些小城市的做法则简单粗暴,仅将“买房送户口”作为带动楼市消费的手段,特别是在房地产分化加深的背景下,焦灼心态可见一斑。当前各城市“抢人大战”不能只局限于调控楼市,而是要基于城市长远发展来进行考量。以多种方式全面引进人才只是迈出了第一步,而更为关键的一步,是如何让这些人才能长久地留下来,这就要求地方政府摒弃短视思维,更多从城市发展角度谋划,在“待遇留人、环境留人、感情留人”上下功夫。毕竟,只有更好的产业和就业机会,才能吸引人才不断流入。也只有城市发展更有活力,楼市的稳定性才能得到更多保障。
消费恢复性增长夯实稳经济根基
3月17日 《北京青年报》 张敬伟
背景:3月15日,国新办举行2023年1-2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今年1-2月份,我国生产需求明显改善,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市场预期加快好转,经济运行呈现企稳回升态势。消费方面,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067亿元,同比增长3.5%。
观点提要:各项经济指标趋势向好,说明经济企稳向好。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虽未出现超预期的“报复性增长”,但已呈现平稳的“恢复性增长”。从当前的市场趋势看,消费动能充满后劲,夯实了稳经济根基,从而在供给、消费两端助力赋能,形成系统性的良性循环。消费作为拉动经济的主引擎,能够实现“恢复性增长”,已属不易。而且,制约消费增长的短板正在补齐,促进消费稳增长的趋势正在形成。首先,楼市在回暖。其次,新能源车消费是亮点。其三,假日消费市场的火热。激活消费市场,还需要改善消费环境,培育消费新增长点,激活消费市场活力。一方面,国家会继续出台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政策文件,多措并举推动消费平稳增长。从楼市转暖到车市旺销,都少不了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完善创新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全链条良性循环促进机制,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做好基本消费品保供稳价工作,使居民有稳定收入能消费,没有后顾之忧敢消费。国家政策持续赋能消费市场,让人对消费前景更加充满信心。
“最牛业委会”有何启示
3月17日 《广州日报》 陈文杰
背景:一个月前,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上海中远物业管理发展有限公司返还中远两湾城业主4000万元。一周前,中远物业已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这意味着4000万元能否真正落袋,还存有很大的变数。业委会主任表示“现在全身心投入到业委会的工作,最终目的就是把4000万元追回来。”
观点提要:这次胜诉来之不易。中远两湾城维权之路得以逆袭,就在于“第三届业委会”的成立。从重建楼小组体系、快速摸清业主意见,到制定新物业的招标方案,再到组织召开业主大会投票通过更换物业,第三届业委会的一顿操作下来,办事专业又民主,表决程序严格且有序。而在与前任物业的对簿公堂之前,业委会还请来专业律师团队和审计团队,全面审计过去20年账目,倒查20年的公共水电及停车费,最终获得有利证据。主动积极作为、不打无准备之仗,这样的业委会,怎能不让人羡慕呢?“最牛业委会”成功维权的经历,也为业主自治提供了不少有益启示。业委会要真正做到为业主发声、维权,除了有热情、有时间之外,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作为小区的主人,业主也应积极地行使自身权利,主动支持业委会的相关工作。当然,业主、业委会与物业之间要形成良性协作,还需要进一步厘清各方的权责范围,寻找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共治共赢共享才是小区善治的底色。(闻道 集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