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时节某日上午八时许的泗水县龙湾湖畔还透着一股寒气,身着红马甲的圣水峪镇东仲都村村民孔凡菊,已将沿湖畔3公里长的道路清扫完一遍,准备骑上环卫车再巡逻一遍。
“年纪大了,重活儿干不了,多亏政府给安排这个公益岗,给劳务费还在家门口干。咱不能辜负了政府,一定把这活儿干好。”现年56岁的孔凡菊是一名乡村公益岗,主要负责村里沿湖畔旅游道路的清扫、养护。在泗水县,与她同样在乡村治理中发挥作用的乡村公益岗还有3980人,他们从事道路养护、护林防火、劳动保障、社会救助等工作,有力充实了乡村治理力量。
“我们村共有乡村公益岗13人,大家分工明确,各负其责,有力推进了宜居宜业和美东仲都村建设。”东仲都村党支部书记表示,近年来该村依托乡村振兴合伙人制度,盘活闲置宅基地、闲散土地,陆续建成鲁班记忆工坊、陶朱工坊、七间民宿等数十个旅游业态项目,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研学游基地,先后荣获省级文明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称号。
“以前劳动保障是啥搞不清楚,经过培训后明白了,就是帮着乡亲们落实工作、讲解政策、保障权益,过更好日子。”东仲都村另一名乡村公益岗姚运华说。泗水县积极创新培训形式,精心编制课程表,科学设置通用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课程,综合采取“集中授课+现场教学”形式对所有乡村公益岗量身开展免费培训,有效提升了他们岗位能力素质。
“目前我们正强化部门联动,着力将乡村公益岗打造成乡村公共服务队伍,在解决群众就业增收的同时,有效激发其主人翁意识,不断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品质。”泗水县人社局主要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拓展“岗前+岗中+到期再就业”培训链条,推动岗位培训与特色技能培训相结合,切实让群众掌握一技之长,以点带面夯实乡村振兴基础。(柏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