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静
济宁老年血管病医院,是一家专业治疗各类心脑血管病的专科医院。自1989年建院以来,院长王保平教授站在老年血管病专科医院前沿,组织带领研究所医疗科研人员坚持血液健康治疗心脑血管病临床研究,牢固树立“病人第一”的核心理念,注重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努力创办“百姓放心医院”,走出了一条科技兴院的发展之路。
不忘初心再出发 牢记使命启新程
打造新时代一流专科医院,必须坚持以党建为统领,以学习教育为平台,培养一支技术精、作风硬的医疗服务队伍。为此老年血管病医院党支部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组织党员积极参加“学习强国”、“灯塔在线”直播学习,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警示教育基地,重温入党誓词,取得了良好效果。
自“灯塔-党建在线”网络平台“灯塔大课堂”版块开通以来,该院筑牢“学”的基础,抓实“做”的关键,扎实推动党员学习教育工作。利用“灯塔大课堂”这一有力抓手,实现党员教育长效常态,把每一名党员的学习落在实处,提高全体党员的思想水平,增强党性观念,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进一步增强了党员队伍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在走进济宁市任城区南戴村贫困家庭开展慰问活动中,党支部部分党员骨干,每到一户便亲切地与百姓拉家常、嘘寒暖,为他们进行详细的健康检查,并为贫困家庭送去了米、面、食用油等生活必需品。
这些慰问活动不仅使贫困家庭在炎炎夏日感受到了党的温暖和关怀,同时也增强了全体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了党员“不忘初心,服务群众”宗旨观念。
一系列社会公益活动的开展,在全体党员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教育效果。大家反映,在生动直观的公益实践中体察群众对健康的强烈关切和需求,也引发了职业自豪感。同时,鞭策年轻医务人员苦练技术、不断钻研,强化专业素质。
据悉,在我市启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以来,该院认真贯彻落实任城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将创卫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认真落实各项工作部署。该院成立了院内创卫小组,广大党员自觉走在前头,担当重任,全院上下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奋力拼搏,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创卫工作任务,被任城区委区政府评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先进集体”。
精准扶贫暖人心 传递大爱正能量
为免除患者“看病贵”的后顾之忧,老年血管病医院坚持“扶贫济困,救死扶伤”的办院宗旨,1998年12月成立了全省首家慈善病房,设床位30张,在国内率先推出28种内科单病种限价医疗服务,年限价减免额由60万元扩展到300万元以上。2005年至2007年连续三年六次被卫生部白皮书及《中国医院年鉴》载入史册。2006年2月,该院与济宁市慈善总会协议设立了“济宁慈善老年血管病医院医疗救助基金”,捐资2000万元救助困难家庭中患严重心脑血管病的老年人,使他们摆脱因病致贫的窘境。
医院每年不定期组织下乡慰问30多次,每周对在院患者进行健康宣教;院长及主治医生每月深入社区开展健康讲座,将健康送上门,让贫困和患病人群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医疗服务。2016年10月与济宁市工商联联合,对泗水县高峪镇杨家桥、柘沟镇洛里庄、黄土崖村进行扶贫帮扶工作,救助及实物捐助共计20万元,由此该院荣获济宁市“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民营企业。2018年5月20日至8月30日,老年血管病医院与济宁市任城区残联策划了“扶老助残、筑梦任城”、“共享阳光残疾人文化进家庭活动”的宣传月活动。
慈善壮举暖人心,一枝一叶总关情。院长王保平被评为“感动济宁十大慈善人物”,“山东省归侨侨眷先进个人”,“山东省敬老模范个人”,山东省维权“3·15个人荣誉奖章”以及全国 “中华人文医学奖”。
推进生态医疗观 提升患者信任度
早在40年前,王保平院长就提出生态医疗理念,本着惠及更多心脑血管病患者的初衷,为减少患者的身体创伤和痛苦,让贫困患者也能看得上病、看得好病,他潜心研创了平衡健康疗法,绿色生态疗法更安全、更低廉、效果更持久,改善患者服务体验,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王院长说:中医在生态医疗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无论是原材料的采摘、治疗中的无创伤和后续保健的康复,中医的治疗手法都是一种天然生态的体现。而这种自然的、创伤小的生态医疗手法,应是我们今后在就医中更需重视的。如我们的中草药方剂,首重调节机体机能来保证机体健康,这也是中医用药的特色。这些生态医疗,不仅不破坏人体内生态环境的平衡,反而有利于人体更健康。
在体现医学思想上,王保平院长特别强调,医务工作者除了具备精湛的医术外,还需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在“济医附院心衰专病联盟公益巡讲——暨济宁老年血管病医院2019年医学人文精神系列活动”上,就医院建设创新人文精神方法和实施路径展开深层次、多角度的探讨与交流。
医院人文精神建设是医院发展的原动力,“视老年人如父母,视同龄人为兄妹,视贫弱者为朋友”的团队文化像“润物细无声”一样悄然入心,在无形中形成医院职工们认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严格管理上水平 诚信医疗树形象
医疗问题是涉及到生命健康的大问题,丝毫马虎不得,从医为护,即为从德,德行千里,诚信为先。血管病医院以自己的全心全意,构筑诚信医疗平台,拒绝欺诈行为,全力守护这片净土,共筑医患和谐,带给患者放心、高品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2003年1月,济宁老年血管病医院进入职工医保定点,在全国医保定点医院中率先实行了医保流程化管理。2008年3月医院又成为新农合定点医院。医院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优质的服务得到上级领导及患者的高度评价。医院每年收治北京、上海、广州及海外患者近2000人次,先后收到患者表扬信、锦旗等2万多件次。
2018年第五届诺贝尔奖峰会主席阿龙(以色列诺贝尔奖得主)为王保平颁发了“科技创新奖证书”;2019年,美国哈佛大学诺贝尔奖得主谢尔顿教授又授权王保平院长成立“世界诺贝尔奖创新中心;2000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该盖蒂赛克来济宁寻求健康,王保平的医院成为“一座与诺贝尔奖有缘的医院”,王保平教授连续受邀参加第四届、第五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医学峰会并做主题演讲,在国际上引起很大反响,20多家媒体争相报道。
老年血管病医院重点抓病历质量、优质服务、控制药费等综合考核措施,有效提高了临床治愈率,控制药占比30%以下,同病种医疗收费下降50%以上。30多年来医院无医疗事故,基本没有医疗纠纷,由此医院连续十五年获“省市级消费者满意单位(个人)”称号,先后被评为“中国十大知名专科医院”、“中国十大知名心血管病医院”、“山东省老龄工作先进单位”、 “全市兴侨建功先进单位”、 “2013年度山东省十佳百姓满意放心医院”、“2013健康养老服务业社会贡献百强”等称号。2014年初医院被山东省医院管理学会评为“2013年度全省十佳百姓满意放心医院”、院长王保平被评为“2013年度山东省优秀医院院长”称号。2019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到来前夕,由济宁第一城市生活微刊“吃喝玩乐在济宁”官方微信发起的“哪家是济宁市民心中最满意的医院?”网络评选活动中,济宁老年血管病医院以2032票荣获第一名。
医院先后二次被市民政局评为“中国社会组织5A级”单位。5A等级是社会组织评估等级中的最高等级,是社会组织综合能力、自律诚信、良好社会形象的重要标志。
创新医疗精技术 造福社会惠患者
若把诊治疾病看作一场场激烈的战争,那医生便是战争的“总指挥”,而先进的医疗设备,便是战争中的锐利“武器”,互相发挥出最大功力。血管病医院配有进口核磁共振、美国GE高速螺旋CT、大型X光机、胃肠机、彩超、TCD、心功能仪、血液分析仪、自动生化分析仪等二百多台套仪器设备,按高标准建立了“ICU”病房等。先进设备帮助医生完成直观、精准的鉴别诊断,随着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该院血管病的诊治和科研水平也步入国内前列。
自1989年6月济宁老年血管病医院成立以来,经过300多位医、护、技骨干及行政后勤管理人员共同努力,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和崇高的社会信誉。医院采用王保平院长研创并获多项专利的血液平衡医学(BBM)和“血液健康疗法”作为医院特色,投入300多万资金建设了独具特色的中医康复、肢体运动、语言康复、经络调整等内外康复体系,已治疗海内外心脑血管病患者近30万余例,病人调查满意率达99%,受到广大患者和医疗同行的高度评价,并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鉴定和嘉奖。医院先后获得国家科委、山东省科委及卫生厅等多项科技成果奖以及国家专利三项,海内外获奖200多项,发表论文100多篇,院长主笔及合作著书20多部,其中3部列入医学院校研究生教材。
2018年10月该院成为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定点医院,济宁市首家中国人寿定点民营医院;继该院顺利承办山东省劳动能力巡回鉴定活动、济宁市第二季度劳动能力鉴定活动之后,2019年7月,该院顺利通过济宁市社会保险事业中心的审核,成为我市首批劳动能力鉴定基地。
风雨30年,如今的血管病医院规模不断扩大,从临床诊治技术的进步,到医疗设备的优化,再到医院人才的储备,血管病医院从规模,到医疗技术发生了质的飞跃;30年的光阴流转,见证着这所医院的蜕变,也成就着这座充满人文关怀的民营专科医院。在新时代、新形势下,该院不断精湛医疗技术,坚持不懈地将特色生态理念进行探索和创新,更好地促进医院和谐健康发展。
大爱无疆 助残扶贫
奖杯荣誉 实至名归
该院连续三届在“精准扶贫暖人心、传递大爱正能量”大型公益活动中获“爱心大使“和“爱心志愿者团体”荣誉称号
2019年在任城区护理技能竞赛活动中,该院获得“个人一等奖”和“团体一等奖”两项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