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5月,我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城郊一个人口众多的工人家庭。1963年学习雷锋活动兴起的时候,我正在小学念书。
当时的《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和《中国青年》杂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报刊台,纷纷宣传报道雷锋同志的先进事迹,激励全国军民积极开展学习活动。
时至今日,我还清楚地记得,学雷锋活动刚开始的时候,我和同学们对如何学习雷锋,认识并不是那么清楚的,仅仅停留在扶老人过马路,争先恐后打扫卫生等事项。但是,并没有那么多需要过马路的老人,也没有那么多需要小学生打扫的马路呀,那我们该如何开展学雷锋活动呢……
幸好,学校领导、班主任和少先队辅导员,及时给我们指明了方向。他们在主题班会和少先队活动时间,组织我们学习报刊有关文章,宣讲雷锋的先进事迹,介绍学习雷锋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让我们渐渐明白了,学习雷锋,首先要学习雷锋爱党爱国的坚定信念,其次要学习雷锋的“钉子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学习他刻苦钻研技术业务,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敬业精神和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同时,更应该学习雷锋一心为民的高尚品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我们学校和其他学校以及全社会一样,学习雷锋活动深入持久、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了。
我和同学们一起,认真学习报刊上的有关文章,学习和摘抄雷锋日记,努力提升自己的思想素质。我们发扬“钉子精神”,刻苦学习,提高成绩,组织了学习小组,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共同提高。我们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争做思想品德好、学习好、身体好的“三好学生”。
我们利用课余时间,前往街道、车站、码头打扫公共卫生,为南来北往的旅客送上茶水。节假日前夕,我们为烈军属担水、扫地,前往福利院为老人表演文艺小节目。当时的学雷锋活动,对于我们向上向善,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当时全社会都在积极开展学习雷锋的活动。我的父亲在一家木器厂工作,工人师傅们积极工作,并利用星期天开展义务劳动,突击完成生产任务。我的哥哥在一家通用机械厂上班,他与师兄们一起,勤奋工作,积极开展技术革新,许多青工被评为学习雷锋活动先进个人,受到表彰。
随着学习雷锋活动的深入,社会风气也不断好转。党和国家还将每年的3月5日定为“学习雷锋日”,全称“学习雷锋纪念日”。从此,雷锋精神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的代名词。
雷锋精神引导和激励人们向上向善,促进了青少年健康成长。我和同学们长大成人参加工作后,依然坚持学习雷锋,为建设祖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有的还成为行业的骨干精英。
我进工厂参加工作后,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后来的岁月,我们的后辈人也积极参加了学习雷锋的活动,逐步成长为有益于社会的一代代新人。
如今,我和我的同学们都是七十岁上下的人了,但大家依然积极向上,乐观生活,为社会奉献着余热,这当然是几十年来坚持学习雷锋的结果。
■粤梅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