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2月25日
第03版:

诗中杨柳与早春的神韵

诗 词歌赋

葛鑫

柳树,因柳与“留”同音,古人常以柳赠友,以表惜别之情。柳树也一直为诗人们所爱,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篇章。

柳树的身影,早在《诗经》中就已出现了。《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南朝费昶在诗中这样描写:“水逐桃花去,春随杨柳归。杨柳何时归,袅袅复依依”。这些诗句中的杨柳,显然都是柳树。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的这首《咏柳》,更是老少皆知,百吟不厌。诗中描写了二月的新柳在春风吹拂下,柔嫩的细叶葱翠袅娜,现出早春的生机和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

早春,柳树从寒意中醒来,被春风剪出细叶,远看仿佛惺忪的睡眼,又似淡扫的娥眉,风姿绰约,袅袅婷婷。元稹吟道:“何处生春早,春生柳眼中”。

是谁携来早春的音讯?自是那新柳嫩黄的枝叶中。柳眼,多么形象的描述。早春时初生的柳叶细长,可不就像人睡眼初开吗。柳眼一睁,柳眉一挑,各种花啊草啊都赶趟似的灵动、鲜活起来,山啊水啊,也在瞬间被唤醒了,整个世界满目春光。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出自宋代释志南的《绝句》。杏花时节的蒙蒙细雨,故意沾湿我衣裳似的下个不停;吹拂在脸庞的微风,已觉不出寒意;嫩绿的柳条随风舞动,格外轻飏。

诗人总爱赋予柳树以诗意。春天来了,风吹到脸上柔柔的、暖暖的,许是因为柳树纤细柔弱的姿态,诗人称此时的风为杨柳风。

白居易诗云:“柳丝袅袅风缲出,草缕茸茸雨剪齐”。和煦的春风吹绿了婀娜的柳树,柳条、柳叶犹如被缲出的细丝一般。一场春雨过后,芳草萌发,齐头生长,好像被春雨剪平了似的。诗人用了拟人手法,联想巧妙,状物唯美。“缲”“剪”更是想象新奇,不落俗套。春风抽出的柳丝,细雨剪出的嫩草,相映成趣。

柳无风不舞,风无柳不柔。湖畔的柳条随风起舞时,诗人谓之柳浪。杭州西湖十景之一的“柳浪闻莺”,应是由此来的吧。单不说景致多么奇美,就这“柳浪闻莺”,就满满的诗情画意;更况园中的柳浪桥,沿湖成片的柳林,轻风摇曳时,如碧浪翻空,春日黄莺鸣啭其间,驻足而听,何等的美妙。

当春色渐浓,那柳枝柳叶日益茂密,如烟似雾,诗人们便谓之柳烟了。杜牧诗云:“春风野岸名花发,一道帆墙画柳烟”。欧阳修也在《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这样描述:“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高鼎《村居》也这样描述:“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堤旁的杨柳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

“拂堤杨柳醉春烟”,乡间的杨柳,枝条柔软而细长,轻轻地拂扫着堤岸。春日的大地艳阳高照,烟雾迷蒙,微风中杨柳左右摇摆。诗人用了一个“醉”字,写活了杨柳的娇柔与神韵。

诗人笔下的柳树如诗如画,风情万种,暖风徐来,微微荡漾,似飘带,似轻纱,似起舞的仙子,再和上小鸟婉转的鸣唱,简直就是一幅绝妙的诗画。 ■心飞扬 摄影

2023-02-25 诗 词歌赋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29918.html 1 诗中杨柳与早春的神韵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