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2月1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检察机关在维护金融安全、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举措和成果。数据显示,近五年来,检察机关共起诉严重危害国家经济、金融安全金融证券犯罪18.5万余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近年来持续高发多发,给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危害,成为刑事检察追诉的重点。
观点提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也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金融安全,事关经济安全,事关民生福祉,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一项具有战略性、根本性的重大任务。由于我国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体系尚不完善,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能力有待提高,金融业的市场结构、经营理念、创新能力、服务水平还不完全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诸多矛盾和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新的风险仍在不时发生。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统筹做好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既需要通过强化行政监管夯实金融稳定的基础,以经济高质量发展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又需要结合金融经济的供需机制及发展现状,综合运用金融司法案件、审判职能延伸、金融司法数据等司法工具,针对金融债权清偿、中小投资者保护、金融企业公司治理等重点领域助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为金融法治环境的提升和社会综合治理的优化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以更科学方式教育引导下一代
2月16日 《人民日报》 马原
背景:一段时间以来,多地医院依托心理科室开设“学习困难”门诊,引发社会关注。不少家长带孩子前来问诊,有时甚至出现“一号难求”的现象。孩子学习情况始终是父母关注的一个重点,“学习困难”门诊的出现,回应了许多家庭的现实需求。
观点提要:据调查,在前来问诊的孩子中,有的是“不愿学”,由于出现焦虑等情况因而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信,属于情绪和精神心理障碍。有的则是“不能学”,存在多动症、孤独症、阅读书写障碍、精神发育迟缓等状况,属于神经系统发育问题。前者可以通过心理干预、家校配合,引导孩子重拾信心;后者则必须采取药物治疗、行为训练、运动辅助等方式,帮助孩子重回正轨。需要注意的是,“成绩不好”不等于“学习困难”。导致“成绩不好”的原因多种多样,未必都能通过“学习困难”门诊治愈。许多人之所以不理解学习困难的成因,是教育理念出了偏差。教育必须遵循基本规律,“学习困难”门诊也不能解决所有学习问题,更没有变“学渣”为“学霸”的魔力。基础教育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孩子学业不理想,需要各方分工合作、凝聚合力,通过营造良好环境、优化教学方法等,让祖国的花朵在共同呵护下茁壮成长。对于学习困难,则要分清哪些是医疗问题,哪些是教育问题,找准症结、对症下药,为他们克服困难提供坚实的依靠、有效的帮助。
“只微笑不办事”是精致的懒政
2月16日 《广州日报》 连海平
背景:在民生项目谋划实施中“堆盆景”?在服务群众中“只微笑不办事”?在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难点问题中,不担当、不作为?2月14日,甘肃省纪委监委网站发布公告,面向社会公开受理对各级各部门和公职人员工作作风方面的监督意见。
观点提要:履行职责、尽心尽责是公职人员的天职,群众有事不给办,或者不给好好办,就是典型的懒政。如果要将懒政进行分类,大体可以分为两类:“硬懒”与“软懒”。以前大家所熟知的“三难”——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就属于前者。应该说,随着硬件(政务中心)和软件(电子政务、“民呼我应”机制、监督问责等)的日益完善,公职人员素质的不断提升,自媒体监督压力持续加大,“硬懒”逐渐“退市”。至此,“三难”中有“两难”被攻克了——门好进了、脸好看了,但事情好不好办呢?这是一个问题,而且是核心问题。显然,破解这个“难”更难。懒政也是一种腐败,在某种意义上,其危害不亚于一般的腐败。“只微笑不办事”,精致的懒政增加了行为的隐蔽性、提高了治理的难度,为害更烈。甘肃省开展治理专项行动,富有针对性,但愿各地起而效之,大刀阔斧,拿精致的懒政开刀。
传统工艺“潮”起来
2月16日 《河南日报》 吴学安
背景:日前,广州文艺市民空间“青春‘艺’起来”第三场活动在广州艺术博物院举行。现场,3名青年文艺工作者以“秉初心致匠心”为主题,分享了自己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如何跨界创新,用文艺精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观点提要:传统工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门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传统工艺实现创新发展,让传统工艺之美更好涵养人们的生活,传承、保护和发扬中国传统工艺,将为社会文化的繁荣发展注入更多生机与活力。中国传统工艺开启全球性的市场化传播,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迈进世界市场的一次巨大推动,也是中国文化自信的一次集中展现,为中国走向世界提供了重要文化载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实现了从器物到精神、情感以及从静态到动态、情态的同步演进,未来,更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需要进一步展开国际交流与传播。一方面,要打破过往对于中国传统工艺封闭、没有创新的刻板印象,让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走出国门,成为世界品牌。另一方面,要营造传统工艺超越国界的“超级传播”,推动更多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打造真实文化场景和生活实景中的“超级体验”,让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被人所喜爱,增强中国文化和中国形象的情感价值和感召力。传统工艺“潮”起来,正是时候。
(集纳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