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2月04日
第03版:

四川的孔子公园

四川内江 罗学娅

兔年的新春,暖融融的。大年初一开始气温回升,艳阳高照,古宇湖边的孔子公园人流如织。高高的孔子塑像前,有人列队成排,虔诚地向先师行礼。

透过这片欢乐的人海,我惊讶地发现,坡上有一棵树,白花花的。忙拾级而上,果见一棵并不十分健硕的杏树,细细的枝丫上,缀满了花骨朵。这花蕾是被欢乐的人潮和明媚的阳光点染的吧,而在它的前方,就是“杏坛讲学”的群雕,杏树是这里不可或缺的底色。

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反复给我讲过“杏坛讲学”的典故,得知孔子在讲坛前面亲自种了4棵杏树,故称讲坛为杏坛。孔子端坐杏坛,悉心教学,诲人不倦。在列国游学时,也广聚学子在杏林讲学,就是休息,也是静坐杏坛,闭目养神。他倾注毕生,教学子三千,得意门生72人,个个学有建树。

自打家门口建起了孔子公园,我便是这里的常客。每次都要在讲学堂的青石蒲团上坐坐,敬瞻慈眉善目的孔子正襟讲学,那7个学子认真听讲,静心屏气,反省自己有没有学而不厌。

冥冥之中,我和“杏”的缘越结越深。

1977年恢复高考时,误打误撞入了医道,又被“杏林春暖”的故事深深吸引。老师说,三国时期,江西名医董奉,给穷人看病从不收钱,只求每看好一个小病,给栽种1棵杏树;看好一个大病,栽种5棵杏树。几年之后,这里长成一片杏林,年年杏花报春,岁岁杏果累累。董奉以杏仁、杏肉入药治病,以杏果换粮,赈济贫困患者。于是,“杏林春暖”传为佳话,不仅赞誉医者仁心、医术高明,“杏林”二字还成了中医药行业的代名词。

我也特别喜欢吃杏子。春末,满树的杏花谢了,枝头上就长出了一颗颗青色的小杏子,便迫不及待地摘一颗放进嘴里,苦苦涩涩的,却仿佛听见苏轼浅吟:“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初夏,杏子熟了,黄澄澄、肥腴腴的,放在嘴里,肉软汁甜,满口清香,情不自禁低唱起范成大的“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谢谢你,早早报春的一树杏花。是你静悄悄地扣开了春天的大门,让我一睹春的绚烂,夏的繁盛;是你让我穿越古今,重温“杏坛讲学”的典故,重拾“杏林春暖”的情怀。

时光不语、岁月成诗,你还让我在平凡生活中的平凡果实里,品味了远方的诗情画意,让自己把身心完全沉浸在一幅向阳展开的崭新画卷中。

2023-02-04 四川内江 罗学娅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28168.html 1 四川的孔子公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