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2月02日
第03版:

山东公用:真抓实干勇担当 埋头苦干创实绩

■本报记者 王文利 本报通讯员 李凯歌

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也是山东公用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公用)踔厉奋发、克难奋进的一年,公司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国资委的坚强领导下,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敢挑重担、狠抓落实,把越来越多的“不可能”变为了“一定能”,把越来越多的“办不到”变为了“办得到”“办得好”,在大考中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融入战略大局,项目建设展现新气象。山东公用始终坚持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济曲快速路6月份开工建设,济邹高速项目顺利开工建设,共青团路北延项目主线桥竣工通车,提前完成吴泰闸路-常青路、济安桥路、红星路、建设路雨污分流,助推城市更新提档、品质提升。引黄西线(一期)工程、运河地表水厂实现并网通水。兖郓高速、引黄西线(二期)及市污水处理厂迁建工程前期手续正加紧办理。

坚持质效优先,民生保障达到新水平。山东公用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完成1316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任务,持续放大了农污治理“济宁模式”影响力。启动嘉祥嘉北新区污水处理厂、邹城镇级污水处理厂、汶上化工园区地表水厂建设,城乡水务保障能力持续提升。发挥数智供热调度中心功能,升级开展“冬病夏治”和“访民问暖”活动,市政务热线供暖投诉同比下降49.19%,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每天完成道路保洁400万平方米以上,清运垃圾500吨,有效提升了城区环卫保洁质量。环保板块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安徽亳州、河南安阳、陕西西安等生态治理项目进展顺利,山西娄烦汾河湿地水质改善工程获中央电视台重点报道。

收官三年行动,改革开放增添新活力。山东公用始终坚持改革开路、开放纳新,着力打造“二次创业”新高地。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现高质量收官,公司治理不断健全完善,实现董事会应建尽建、配齐建强;大力实施专业化整合,成功组建水利发展集团、设计集团、交通集团和财务管理公司,主体信用评级荣升AA+,金水科技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完成煤气公司、垃圾处理厂公司制改制,积极稳妥推进天润方园、鹏程路桥、孔孟园林、浙江商达、福建中锐等混合所有制改革;三项制度改革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破冰破局,经理层成员全部实现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全员绩效考核全面实施,反应灵敏、运行高效、充满活力的市场化经营机制初步形成。

聚焦招大引强,招商引资谱写新篇章。全年到位外资6000万美元、内资4.2亿元,连续两次获得全市招商引资流动红旗。助力宁德时代新能源项目落地济宁,一期投资235亿元的宁德时代新能源电池产业基地在兖州、微山、邹城集中开工建设;投资50亿元的厦门金龙零碳交通产业园项目成功签约。两大项目投产后将进一步夯实我市“231”先进制造业基础,为济宁高质量发展注入优质增量。与世界500强、水务龙头企业法国苏伊士成功签约,在曲阜合资建设标准化的污水处理示范厂。

坚持强根铸魂,党的建设迈出新步伐。山东公用始终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一批思想政治素质、实绩、能力突出的优秀年轻干部补充进权属公司领导班子。整合审计、纪检监督力量,开展巡审联动,健全常态化、全覆盖、多位一体“大监督”格局,推进监督资源协同联动、形成合效。以 “红色赋能·帜领公用”党建品牌为引领,紧紧围绕生产经营抓基层强基础,以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为重点,推动基层党组织活力实效整体提升。

2023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承上启下之年,也是山东公用打造“千亿级产业集团”的关键之年。山东公用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锚定“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聚力“五个公用”建设,聚焦“五大攻坚”任务,以更高质量加快发展、更高水平科技创新、更加全面深化改革、更大力度开放合作、更加注重防范风险、更实作风团结奋斗,加快建设千亿级产业集团和全国一流城乡综合服务商。

2023-02-02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27993.html 1 山东公用:真抓实干勇担当 埋头苦干创实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