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唐修岳
“小市场,大民生”。集贸市场是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场所,也是创建文明城市的重点和难点。日前,记者在新红星农贸市场采访时发现,市场内店铺鳞次栉比,车辆停放有序,地面干净清爽,买菜市民络绎不绝。“现在市场很干净,商品也挺新鲜,咱买东西也很放心。”一位经常来此购物的市民告诉记者。
新一轮创城工作开展以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责任担当,持续围绕城区农贸市场专项整治等重点任务,提升市场管理水平,逐步实现了传统农贸市场向连锁超市经营模式的转型升级。今年以来,市区两级市场监管部门清理占道经营商贩320余户,清除摊位外溢760余户,在各个农贸市场新增各类公益广告及文明提示语1082张(个)。同时,重新制作制度规范、公示台、监督台等各类宣传板210余块,清理各类违规广告牌、小广告760余处,为广大市民营造了安全、卫生、方便、舒适的购物环境。
“我们通过全员一线抓创城的方式,对城区农贸市场,实行县级领导包保牵头,机关科室抓好包保落实,坚持每天早7点进入现场督导。”采访时,阜桥市场监督管理所所长杨永红表示,具体工作中,工作人员紧扣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有关要求,对牵头的农贸市场全面开展宣传氛围、环境卫生、市场秩序、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不文明行为等专项整治,重点解决根治摊位外溢、占道经营、卫生死角等突出问题,组织文明劝导员进行捡拾烟头和劝阻吸烟。此外,还对市场卫生间安排专人进行跟进式保洁,确保做到“一人一清理”。
在监管力度落实上,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督查发现的问题全部建立台账,明确整改标准,全部及时销号,推进文明创建制度化、常态化。同时,严肃开展纪律作风整顿,全面加强文明机关、文明系统创建活动,完善督导检查制度,不间断地进行跟踪督查、问责问效。
“今后一个时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巩固好前一阶段工作成果,紧紧抓住城区农贸市场存在垃圾清扫清运、车辆乱停乱放等难点问题,开展专项清理整顿,不断提升市场管理水平,全力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切实为广大市民营造一个安全舒适、干净满意的市场购物环境。”采访时,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场规范管理科科长尚文博如是说。
图为济宁城区秦庄农贸市场。■记者 陈硕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