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五年级的时候,父亲买了长篇小说《艳阳天》。我家的藏书不多,这本书通俗浅显,特别适合我,因此小说被我翻得滚瓜烂熟。我喜欢书中的男女主角肖长春和焦淑红,喜欢里面的插图,焦淑红穿的那件短袖套头衫更是令我向往。但我知道它是水中月镜中花,只能欣赏一下而已,还没见过谁穿这个式样的,国营裁缝店也不会给做这么古怪的衣服。
上初中的时候,我们去学农。中午在简陋的食堂吃饭,我发现玲穿着焦淑红那个式样的套头衫!图案是黑底上铺陈着绿色为主打的五彩的花朵。我顿时被惊呆了,“此衣只应书中有”,它居然降临到我面前,而且玲穿着那个好看,套头衫配着她的黄金身段,美到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玲这件套头衫,从此驻扎我的心底。羡慕之中有了一个想法,问她借衣服,叫我母亲照着样子做一件……我先去大坝头的百货店,看好一块最接近玲那件衣服图案的面料,然后鼓足勇气问玲借衣服,玲非常爽快地借给了我。首先我把这件衣服试穿个够,而且我穿着非常好看,完全是我想象中的样子,照镜子感觉自己瞬间变成了白天鹅。
衣服很快做好了,母亲用缝纫机做的。可是,做工很蹩脚,和玲这件真是没法比,让我有点失望,图案的差异也让我有点遗憾,但是不管怎么样,还是为有了一件和焦淑红、和玲一样的套头衫而高兴。玲的衣服,我是真不想还呀,多想就此留下。万般不舍的,我把衣服还给玲。我心里还有一个疑问,怎么和《艳阳天》里焦淑红穿的那件那么像?是照着做的?还是不谋而合?
万万没想到的是,四十年后,我在玲写的一篇文章里找到答案,玲的母亲真的是照着《艳阳天》里焦淑红的套头衫做的。读到这里心里那个惊喜啊!
这跨越了时空的套头衫的故事,简直像小说一样的精彩神奇。玲在文中写道:“十六岁的我已逐渐长大,不知不觉中多了份成熟爱美的气质。恰逢电影《艳阳天》上映了,母亲看到电影里的女主角焦淑红穿的那件衣服特别好看漂亮,立刻扯来一块黑底带白色缤纷花朵图案的布,手工给我做了一件翻领套头短袖衫。这件衣服配在我曼妙多姿的身材上煞是好看,一时间竟然在街坊四邻、班级引领了一个小小的潮流”。我原来以为只是我一个人悄悄的喜欢沉迷,没想到是潮流暗涌,太有趣了。
我一直喜欢着套头衫,因为心中珍藏着一个美好的情结。前几天,我又买了一件套头衫,尽管图案颜色完全不一样,还是在其中感受到当年那件套头衫的美……
《艳阳天》 浩然 著 第一卷作家出版社 第二卷、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