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28日
第02版:

不误农时保“三秋” 确保全年大丰收

■本报记者 徐斐

本报通讯员 苏强 李思梦

春种秋收,春华秋实。在中国农民丰收节前后,我市进入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忙碌期,田间地头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近日,在兖州区大安镇种粮大户邓来顺托管服务的一万亩玉米地里,收获机、打包机正在忙个不停。这一万亩地全部采用玉米穗茎兼收、全株收割等多种作业模式,玉米、秸秆一块收割,然后直接就地打包,通过这种模式每年收割全株玉米能达到1万吨左右。“这种收割方式比传统收割方式省了一部分人工,每亩地提高100块钱左右的收益。”邓来顺说。

眼下正是“三秋”生产的关键时期,兖州区农机部门组织专业技术骨干力量,为农户提供强有力农业机械保障。“夏播玉米陆续要开始收获,我们及时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对农机手从机具检修、机收减损等方面进行技术指导,全面提升农机手实际操作水平。”兖州区农业机械服务中心副主任李海永介绍说。

据了解,我市从农村实际和农事需要出发,在精准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规范引导农民正常户外作业,全市秋季农业生产平稳有序推进。据农情调度,全市秋粮收获面积596.54万亩,较去年增加10.04万亩。至9月27日,全市秋粮已收获面积178.34万亩,占应收面积的29.9%。同时,市农业部门从优化品种布局、示范推广先进技术、提高整地和播种质量、培育冬前壮苗等方面进行了安排部署。目前,全市小麦意向播种面积535.83万亩左右,较去年农情调度面积增加了8.83万亩,小麦供种量充足且质量较高,能够满足秋种需要。此外,我市先后下发相关文件,指导县市区认真完成今年105万亩深耕深松整地作业工作,改善耕地质量,增强粮食生产能力。规范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备好各类农机,目前,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995万千瓦,居全省第三;已检修各类农机具数量5.4万多台套,播种机具已维修调试完毕;持续开展机收减损培训,已累计培训农机手4000余人。全市农机社会化服务作业队达到1000余支,组建了144支应急作业队,可保障秋粮的顺利收获。

在全面抓好蔬菜稳产保供方面,我市积极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今年以来,先后引进推广蔬菜优新品种20余个,新技术、新设备10余项。据统计,前三季度,全市蔬菜食用菌总产量达到588.8万吨。总体来看,全市纳入调控目录的蔬菜品种产量稳定,供应充足,能够充分保障全市人民生活需求。

2022-09-28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18885.html 1 不误农时保“三秋” 确保全年大丰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