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济宁市第三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会议召开,经过意识形态审读、专家赋分、会议评选等环节,最终确定119项拟获奖成果,其中一等奖15项,二等奖31项,三等奖73项。根据《济宁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办法》之规定,现将评选结果予以公示。
自公示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凡认为评审拟定获奖成果中在政治原则上有明显问题,存在剽窃他人成果或成果署名不实等情况的,均可以电话或书面形式向济宁市社科成果评奖办公室提出,并提供有关证据。市社科成果评奖办公室负责受理有关举报,提请市评委会作出核实认定处理。提出异议需符合以下条件:1、以实名方式提出。单位提出的异议,须在异议材料上加盖本单位公章,并写明联系人姓名和联系方式。个人提出的异议,须提供本人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2、提供祥实可资调查取证的材料。以下异议不予受理:1、非实名提出的异议;2、对申报成果未获奖的异议;3、对奖励成果等级的异议;4、未提交相关证明材料的异议;5、不属于学术不端、弄虚作假行为的异议;6、逾期提出的异议(信函有效时间以发信时当地邮戳为准)。
济宁市社科成果评奖办公室地址:济宁市太白湖新区圣贤路7号省运会指挥中心E区0310室;邮政编码:272000;联系电话:2967612。
济宁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委员会办公室
2022年12月16日
一 等奖(15项)
1《四新经济 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安仰庆2建设济宁运河汽车物流港(打造长江—京杭运河汽车航运物流专线)的研究报告李鹏3关于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刘长利4立足京杭运河优势,加快推动济宁市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胡玉婷5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研究岳炫6普惠性民办园的发展逻辑:过渡模式还是长期目标朱莉雅7工联主义与工团主义考辩——西方生态文化理论勘误一则梅丽8孔子的孝观念及其内在理路孔祥安9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的社会道德风尚研究陈晓霞10山东省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创新研究郝良华11铀-235的生产与苏联核计划张文华12《郑玄<诗经>学研究》孔德凌13朱熹《大学》观研究蒋开天14《尔雅》“梁山之犀象”为荆楚风物考徐新强15后疫情时代背景下我国大学生生态德育存在的问题与分析李雯雯
二等奖(31项)
1济宁市优化营商环境调研报告 高浩磐2关于“建设市级工业园区产教融合职教中心”的调研报告欧金刚3济宁市着力构建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长效机制姚中磊4济宁市“按揭农业按揭畜牧业”发展问题研究报告陈绪民5山东省农村养老服务供给困境与优化路径研究霍雨慧6基于济宁市资源特色的传统文化研学旅行案例研究付吉锋7三权分置下山东省农村土地流转价格评估机制创新和方法优化研究许亚敏8文旅融合视域下济宁市研学旅游精品化发展路径研究张珂9济宁市乡村振兴驱动因子识别及评价研究张丹10《正德配天:先秦儒家君道观研究》黄星11儒学复兴场域下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研究杨玉强12传统家风家训与新时代干部道德建设研究刘向红13基于VR技术的红色文化育人平台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 孔凡菊14医学“失人性化”视域中的医患关系危机防治研究王敏15《孟子》中的政德论研究魏衍华16《“质”的探索》杨世宏17《大数据支持下的社会治理创新》周建坤、任亚琼、刘刚18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路径探析王亚平19基于医疗机构视域的学术不端行为剖析及科研诚信体系建设研究蒋歆昶、朱棣、刘茹军20文化育人视域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道德养成的研究与实践贾静21《战国〈尚书〉学研究》钟云瑞22基于通识教育理念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元素需求分析调查研究刘晶、胡加圣23孝经文献全编(第1册)刘欣24《干部政德教育丛书》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学院25“两性一度”理念在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课中的实践探索杨金玲、周晖、公维磊、翟金晓、毕于建、张凯26《书法鉴赏与训练》刘清泉27大学英语教师多模态课堂话语评价意义的构建张曼28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高校学生碎片化学习过程的学分体系模型构建孙尧29《扎根课堂和基地的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实践研究》吴昭洪30高职院校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研究与实践马玉31《孔雀东南飞》重新认识的价值及其创造性转化路径李艳
三等奖(73项)
1山东省数字文化产业发展路径与支撑策略研究吴春华2大运河(济宁段)文化旅游品牌战略研究张小妮3“政产学研创”背景下医疗健康大数据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姚俊明、邢丹4加快济宁市医养产业融合发展对策研究闫迎春5济宁大蒜产业竞争力分析及对策研究任艳云等6从统计视角看济宁市服务业发展张政、闫庆兰7“1+X”模式下济宁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对地方李艳鹏8乡村振兴战略下济宁市城乡融合发展及其评价研究宋瑞祥9科技助力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引领流域高质量发展贾传兴10深化产学研合作探索济宁市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模式尹慧君11“校政共同 多元参与”毕业生留济就业质量提升路径的研究马静12优化营商环境视域下,公共资源交易保证金管理及交易各方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济宁市及其汶上县为例胡新伟13济宁市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创产业发展研究——以动漫设计为例刘聪14以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创建引领南四湖渔业绿色发展雷景涛15乡村振兴视阙下的任城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孟凡涛16提升济宁市中心城区城市能级与核心竞争力研究 周长青17基于济宁市“制造强市”发展战略,深化计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王军18关于汶上县驻村第一书记夯实基层党建全面振兴乡村的几点思考刘坤19推进“非接触式办税缴费”常态化于荣荣20汶上县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贾冬梅21发挥济宁市历史文化丰厚优势 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易琳琳22深化镇街行政管理改革研究报告朱统凯23基于移动监测数据的空气质量道路环境影响因素分析赵灿24党性修养再认识的三重维度——历史、理论和实践 皮小卉25《提升基层领导干部网络舆情应对本领的对策性研究》黄帅晴26党史学习教育融入中学(中职)德育的实践研究孟宪滨27医学院校文化育人嵌入经典阅读推广创新实践策略— 以济宁医学院图书馆为例井东燕、田原28济宁市农村中学生抑郁症状与童年期不良经历的关系研究刘霞、张跃兵29生育政策调整下母亲教育的现状、困境与提升路径——以山东省为例李群30离散数学的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邵婷婷、邵珠艳、古鲁峰31山东战“疫”艺术档案的征集与开发建议张俊青32党内政治文化视角下的苏共蜕变侯典丽33幼儿园安全教育与教师安全素养提升研究李保民34新时期村级治理的困境与创新路径丁旭35新时代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建设研究——以任城区为例李雪梅、贾永青36新时代济宁市红色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研究—以“王杰精神”为例周侠37落实“十四五规划”破解养老服务人才培养难题李明38“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应用型大学开展通识教育的思考杜晨曦39《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探要》曾小晔40“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全球治理研究商学哲41济宁市水利信息化智慧防汛系统应用技术研究孟迎42立政德贵在修心崔德路43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环境下多角色画像系统模型研究张红伟、郭莹、陈玲、任淑敏44高校校园媒体新闻传播对思政教育的影响研究袭祥娣45汉画像石的审美文化内涵与高等教育的融合构建研究——以济宁为例 张宏图、张慧46基于病例的临床思维训练平台在医学虚拟教学中的应用赵会丽、张大鹏、随萍、陈现彬、王登芹47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职业教育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与研究周宏强48关于方言民俗词语调查研究定位的思考王祥、孙剑艺49孔子的生态智慧及其诗性表达张明、马晓彤50政校协同共建高职院校国防教育体系的路径及策略研究静国梁、周阳、王凯、赵奇51循吏牛运震对于儒家“君子人格”实践的文本梳理丁丽琼52地方文献的区域文化价值挖掘与文创产品开发刘霞53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渗透路径研究戴静54《守正创新教语文》李明哲55《同步作文大家一起写》姜丽霞56课程思政视角下高职院校“双线三课堂”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魏淑甜57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研究王玉芳58智慧校园建设中山东省学校体育数字化模式发展研究任慧一59在外语测试过程中基于时间和不同语境的EAP测试策略使用研究史平60《兖州文史集萃》张金鹏61《梁山运河文化》李孟雷62济宁市传统文化背景下高职文化创意专业群建设研究栾丽63明末清初碑帖刻工刘光暘小考韩洋64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阈下的日本近现代灾难文学研究徐向安65医学人文视角下医学院校公共英语课程设置改革研究杨晨66唐传猷在伊儒会通中的贡献齐金江67濒危剧种端鼓戏的艺术特色探究李雪锦68加强社区服务推进,实现地方文化遗产保护的全民参与和成果共享李富荣69原味的中国故事 醇厚的家国情怀朱静70邹城山头花鼓戏的保护与传承研究赵小林71基于大数据的济宁职业教育教学发展创新路径研究张伟华72基于问题解决下小学生自编应用题实践的探究王会芹73山东省大运河沿线历史文化遗产调查及其保护更新策略研究 高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