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年入春以来,几回因疫情阻隔了师生的亲密接触。但这阻隔,无论时间长短,无论酷暑严寒,都隔不断学校老师和莘莘学子的教学之礼。
老师们想方设法把课堂搬上“云端”,学生们循规遵矩上起了网课,师生一心,隔空穿越,把教与学的礼仪风尚高高托起,线上线下,尊师重教的文明礼仪在延续。
我有位文友是小学教师,她说,居家的日子,倒也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任性懒散。可一到开学日,全部的神经就自然绷紧了。虽然是上网课,她却比到学校上课时还起得早、睡得晚。因为要给学生树立榜样,她得仪表整洁,着装得体。
从早读开始,她就给学生示范朗读新课文,发送提前录制好的上课视频、书写的生字和听写录音。然后,要求学生们把作业传到群里,逐一检查,再通过照片或视频反馈给孩子们。每一节课,都力求完美,容不得半点麻痹。
听了文友的讲述,我对网课老师肃然起敬。正是他们的敬业守礼,才在任何境遇承袭着中国几千年尊师重教的礼仪,薪火相传,让学生们从小就懂得“不学礼,无以立”的道理。
《荀子·劝学》中有句名言:“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是说崇敬良师是最便捷的学习途径,其次就是崇尚礼仪了。
我家孙子瀚,今年9月初上小学五年级了,可我和他却分别在泸州和隆昌。孙儿在家里上网课,没有老师在跟前,能遵规守礼、自律学习吗?
没想到,儿子却告知:瀚很自觉,按照老师的要求,每天早晨7点钟准时起床,洗漱完了吃早餐。然后,打开电脑,登上“钉钉”,进入课堂,按老师的要求上传当日的体温和家长的行程码、健康码等。
8:00,穿好校服,戴上红领巾,端坐电脑前。老师上线了,宣布早读开始,然后点名。上课了,读课文,做作业,他都很有礼貌,非常认真,就连中途的眼保健操和课间操,也做得一板一眼。
周一那天早晨,儿子特别提醒我看瀚一个人的升旗仪式。他把老师播放的学校升旗仪式视频切换在客厅大电视,主持人宣布:“升旗仪式开始!全体立正,面向国旗,出旗。”
我看见身着短袖白衬衣、咖啡色小西裤,佩戴鲜艳红领巾的瀚,挺立电视机前,很有仪式感。
“升国旗,敬礼!”
瀚庄严地举起右手,向国旗敬标准的少先队队礼。
“礼毕。唱国歌。”
瀚唱得非常投入,他是学校合唱团团员,每次升旗仪式,都会站在升旗台前合唱。今天虽然是一个人在家对着电视机唱,仍唱得激情饱满,把六十多公里外的我都感染了,情不自禁地跟着它他唱起来。
我很欣慰,参加线上升旗仪式,孩子们虽然在各自的家里,但依然懂规矩、重礼仪,将仪式进行得庄严隆重。
“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在孙子的网课上,我看到文明礼仪是不拘形式的,无论线下线上,无论学校家庭,它都是一样地闪闪发光,熠熠生辉,礼尚“云端”,引人正道前行。
■本版摄影 毛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