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斐
本报通讯员 张华 王慎乾
金秋时节,走进汶上县南站街道各项目建设现场,只见塔吊林立,机器轰鸣。总投资5亿元的年产2000台凿岩劈裂机等工程机械项目正抢抓施工“黄金期”,加速建设;山东沃尔鑫机械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不绝于耳……
经济要发展,项目是关键。南站街道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主抓手,全力以赴抓招商引资、拼项目建设、优营商环境,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招引项目添“动力”。“赵总,根据上次对接后反馈的意见,我们及时做了调整,如果没啥问题的话,您看哪天有时间过来考察一下?”这是南站街道招商办的工作人员正在对招商信息跟踪对接。
南站街道经贸办主任王川说:“客商考察后,我们都会积极做好与客商的后续联络工作,多联络、多接触,创造良好合作条件,及时提供我县、街道有关投资环境、投资优惠政策等方面信息,让企业进一步了解我县的投资环境。”
一直以来,南站街道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牛鼻子”,树立全员大招商理念,精心绘制产业招商图谱,聚焦主导产业布局,强化招商人才队伍建设,切实增强招商引资“内动力”。用足用活各类招商方式,发挥好以商招商“葡萄串”效应。建立招商信息搜集跟踪机制,编织好招商关系“蜘蛛网”。今年以来,建立招商信息台账30余个,接待各类客商考察20余次,外出招商10余次。
服务建设壮“势力”。“已完成2号厂房钢构框架施工,正在进行2号厂房地面灰土及墙板房顶施工。”山东鲁西南(汶上)两高两新产业园项目负责人介绍,园区整体建成后,将会吸纳200余家企业,年产值将达到20亿元,解决就业3000余人,产生利税3亿元。
山东鲁西南(汶上)两高两新产业园项目经理刘士伟深有感触地说:“项目专班领导干部第一时间到位,为我们这个项目解决了各种困难。特别是芯片封装项目亟需办理土地施工许可证,专班领导积极帮助我们帮办、代办各种手续,保障了我们提前开工,为我们实现年底前交付使用这一目标争取了时间。”
南站街道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把手”工程,牢牢扭住项目“落地率”和“成活率”这一关键,以“三大工程”为引领,建立完善“四种机制”,创新实施“五大员”制度,落实“五个一”服务闭环,在项目建设方面着力解“难点”、通“堵点”、补“断点”,确保项目引得进来、落得了地、开得了花、结得出果。目前,共确定重点项目4个,总投资达25亿元。
优化环境增“引力”。“现在订单量比较多,希望尽快完成技术改造,提高生产效率。”“我们新招了一些员工,希望能够组织培训活动,提升员工能力和水平。”“我的公司没有可担保抵押的资产,融资困难,能不能帮忙解决一下?”
南站街道围绕“纾困惠企”目标,畅通政企沟通机制。制定了科级领导包保联系企业制度,制定了分工方案,明确每名领导联系企业2-3家,每月定期到企业进行走访座谈,制定了问题摸排台账,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当好服务企业发展的“金牌店小二”,展现南站营商环境新风尚。
南站街道牢固树立“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理念,以服务好现有企业就是最好的招商引资为抓手,千方百计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企业办事流程,强化企业跟踪服务,完善各类要素保障。成立鸿业经济园,创建了“企业之家”,探索经济指标“按图索数”作战模式,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目前纳入市“攀登计划”企业7家,拟上市企业1家,在建过亿元项目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