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30日
第03版:

鲁泰控股集团

推进“智慧鲁泰”建设 助力高效安全生产

本报济宁讯(记者 张静 通讯员 王来文)近年来,鲁泰控股集团深入贯彻落实《山东省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方案》《山东省煤矿智能化建设实施方案》和济宁市委、市政府关于制造业企业“两化融合”建设的指导意见,科学编制了《“智慧鲁泰”专项建设三年规划》(2020-2022年),通过三年时间,提升了集团公司的信息化、智能化和管控水平,提升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坚持智能先行,智能化矿山建设取得新成效。鲁泰控股集团在鹿洼煤矿先后构建完成了矿山五大智能系统,实现了采煤掘进系统“智能化少人化”、辅助运输系统“连续化高效化”、机电装备控制“远程化地面化”、灾害预警系统“动态化实时化”、煤炭洗选系统“集约化智能化”。2019年6月建成了地方煤矿第一个智能化工作面,实现了工作面装备的一键启停、支架自动跟机移架、辅助设备自动运行和地面控制中心的远程操控、智能开采,鹿洼煤矿已进入全面智能开采的新阶段。2020年下半年投用了远程智能综掘机,采用无线与有线相结合的方式接入控制系统,实现了掘进机本机操控、无线遥控、井下远程控制、地面远程控制四种操控模式有机结合,极大的改善了现场作业环境,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鹿洼煤矿试点先行的基础上,太平煤矿先后完成主井提升机无人值守系统改造和主通风机、空压机、主变电所、井下皮带机集控系统、地面上仓皮带集控系统建设并投入使用,实现远程集控及监控,极大提升了矿井智慧化、智能化水平。同时,对新建新疆白杨河煤矿坚持智能化引领、超前规划、提前设计,高标准、高水平建设得到了自治区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赞扬和认可。

坚持创新引领,智慧化化工园区建设取得新突破。鲁泰控股集团坚持将智能化建设作为根植产业发展的新优势,积极推进化工园区智能化、信息化和数据化融合,先后投资4000余万元完成了鲁泰化学中央控制中心、智能化物流园和自动仓储、自动充装系统的改造提升,“智安循环经济园区”初步形成,实现了园区内不同单位间物料、公用工程、控制系统互联互通。

全自动智能化液碱充装系统是鲁泰化学自主研发、独立打造的全球首台套智能充装平台,填补了长期以来液碱槽车充装在自动化智能化领域的空白。该智能充装系统通过了山东省科技成果鉴定,已获得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软著6项,在国内化工行业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PVC智能仓储系统是国内氯碱行业首创,该系统总投资1000余万元,整体库容5000吨,智能仓储库内空间利用率更高,是传统仓库容量的1.5倍,入库效率可达到每小时50托,出库效率可达每小时130托。碱智能结片机与全自动包装机的联合运用,为全国第一例成功案例,打破了传统的生产运行模式,现场操作过程中,只需要一名巡检工定时进行巡回检查,实现了生产过程的无人化,提高了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

坚持科技赋能,智能化管控水平实现新提升。鲁泰控股集团坚持数字化赋能管理变革,先后投资2000余万元建成了阳光招标平台、OA电子办公系统、ERP系统、HR系统和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移动化办公和企业生产经营的实时动态反应,优化了工作流程,提升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通过数字化管理变革,集团公司运营能力持续增强,2021年全年资金盈余6.74亿元。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增幅高于营业成本增幅14.09个百分点,经营活动产生净现金流6.21亿元,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存货周转次数均超国有大型企业优秀值。

鲁泰控股集团智能化、智慧化建设得到上级领导的关注和肯定。2021年,济宁市煤矿智能化推进暨冬季安全生产工作现场会议、济宁市化工行业安全生产智能化改造工作现场推进会、济宁市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推进会暨“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工作部署会先后在集团公司权属企业召开。随着“智慧鲁泰”建设不断推进,大大提升了安全生产效率,促进了经济效益提升。今年 1至8月份,鲁泰控股集团实现营业收入48.41亿元,同比增长41.47%,完成年度预算的76.83%;实现利润5.65亿元,同比增长2.55倍,完成年度预算的108.57 %;实现利税8.63亿元,同比增长1.41倍,上缴税费4.81亿元。集团公司位列2021中国煤炭产量50强第48位、中国石油和化工企业500强第240位、中国能源(集团)500强第326位、山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100强企业创新指数第10位。

2022-09-30 鲁泰控股集团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11236.html 1 推进“智慧鲁泰”建设 助力高效安全生产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