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鲍童
9月26日至27日,在“2022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第八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期间,来自33个驻华使领馆的50余名驻华使节参与“驻华使节齐鲁文化行”活动,他们齐聚孔子故里,感受齐鲁文化魅力,畅谈合作、共叙友谊。
位于泗水县的龙湾湖艺术小镇,依山傍水,毗邻孔子诞生地尼山,是“驻华使节齐鲁文化行”活动的首站。这里现有龙湾书房、陶朱工坊、民间剪纸艺舍等数十个传统文化体验实践点,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示范点。活动中,使节们动手参与到了鲁班锁、扎染、柘陶等传统手工体验活动中。
“各位嘉宾,我们先拆开鲁班锁。首先要找到钥匙,一根能转动的木条,抽出后,锁就开了……”鲁班记忆木工坊木工老师江乐平一边操作,一边讲解。落座后的驻华使节们纷纷拿起面前的鲁班锁研究起来。为了能近距离观看老师演示,莫桑比克驻华使馆教育参赞安东尼奥·伽斯帕更是忍不住走到讲解台前驻足观看。
在随后的扎染、陶土体验课上,其手造体验感更是吸引驻华使节纷纷参与其中。“这个体验活动很有趣,让我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精彩与中国人民的智慧。等一下可以看看我染的方巾怎么样。”在谈及体验感受时,阿尔及利亚驻华使馆公使衔参赞阿迈德·纳库夫说道。
在孔子博物馆,馆内收藏有源自历史上孔府积累的旧藏,展示孔子的生平、思想以及孔氏后裔的文化与生活轨迹,让驻华使节近距离感受孔子故里悠久灿烂的历史,这令不少使节感到非常激动。
“我很高兴来济宁,我知道这是孔子的故乡。”谈及孔子,牙买加驻华使馆公使衔参赞梅丽莎·普赖斯称,她对儒家文化有一定的学习与积累,曾学过《论语》等经典,她告诉记者,《论语》中有许多思想观点,都适用于现在的生活,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教人们要善于向他人学习,提升自己。而委内瑞拉驻华使馆公使衔参赞瑞纳多·普利多告诉记者:“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儒家文化中关于人类共同发展、和谐发展这个概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对人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瑞纳多·普利多表示,此次体验之行让他对孔子的思想有了进一步了解,并认为儒家文化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很多启示。
除此之外,使节们还走进了世界文化遗产“三孔”、尼山圣境大学堂、鲁源新村等。活动期间,使节们畅所欲言,纷纷就文明多样性与共同价值发表见解,共话文明交流互鉴。使节们纷纷表示,不同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孕育了不同的发展道路,通过此次可看、可听、可体验的文化行活动,不仅感受到了丰富的地方文化风情,还感受到了“走在前”的山东精气神,更加深刻理解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行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