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通讯员 杨洁)喻屯镇作为典型的滨湖水乡,河汊纵横、水网密布,乡土、农耕、渔猎文化资源厚重,为留住乡村记忆,传承发展喻屯镇渔猎农耕文化,在大李庄村文化“两创”示范点建成渔猎文化馆,将鱼篮、蓑衣、地笼、锄头等物件放置在管内展出。
“斗笠和蓑衣曾经是我们农村人家重要的挡雨工具,斗笠主要是用竹篾或者芦苇篾编制而成,戴在头上雨天挡雨,晴天遮阳,蓑衣是用榈草或者棕丝、茅草编制而成,这种雨具就地取材,自己编制的。”渔猎文化馆内,大李庄村书记李爱华正介绍一件件渔猎农耕工具,湖里“下篮”捕鱼的鱼篮、村民自行编制用于捕捞龙虾草鱼等的地笼、渔民常用于捕捞鲤鱼、鲫鱼等体型较大鱼类的鱼叉……除了建立渔猎文化馆外,大李庄村还设有渔猎文化一条街,村内渔民集中在这条街上编制拦河网、地笼、虾笼等渔具。
下一步,喻屯镇将继续推进大李庄村乡村记忆馆、渔猎文化馆、军屯文化馆等的建设,留住乡村记忆,弘扬优秀乡村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