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28日
第07版:

全市农商银行:“贷”来乡村振兴新希望

今年以来,济宁全市农商银行围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聚焦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持续加大对接支持力度,不断丰富信贷产品,全力保障粮食生产,助力乡村振兴“走在前、开新局”,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截至8月末,全市农商银行涉农贷款余额728.32亿元,较年初增加68.55亿元。

政策赋能,优化顶层设计

省联社济宁审计中心牵头制定全市农商银行支持乡村振兴工作指导意见,将扶持农业特色产业、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特色鲜明的乡村产业纳入总体规划,明确了全市农商银行每年累计投放600亿元服务乡村振兴类贷款的目标。

大力推行“四对接”机制,确保支农惠农实现无缝对接。审计中心党委主动与市农业农村局对接,双方以党建共建活动为契机,获取100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00家家庭农场和合作社清单,开展深层次合作,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济宁审计中心负责对辖内接各乡镇(街道)农业主管部门,基层支行对接辖内村委,客户经理对接农户。选派139名中层干部下沉镇街一线脱产挂职金融副镇长(副主任),充分发挥金融专业优势,主动分析镇域经济特点,指导辖区农商银行围绕清单开展上门对接、座谈沟通、实地走访,通过多轮“碾压式”遍访行动,确保金融需求得到有效保障。截至目前,累计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750个、11.9亿元。鱼台昌健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是鱼台县规模最大的毛木耳种植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82户,种植木耳大棚200余个,随着效益连年攀升,合作社扩大规模时产生了资金困难,鱼台农商银行在“四对接”活动中得知合作社运营模式和面临的困境后,第一时间为合作社及38户社员授信1000万元,解决了燃眉之急。

全市农商银行践行普惠金融理念,充分运用智慧营销系统,全面开展整村授信,对符合贷款条件农户,有融资需求的“应贷尽贷”、无融资需求的“无感授信”(预授信),有效满足“三农”融资需求。金乡农商银行结合辖内大蒜种植面积广的特点,坚持做实“整村授信”工作,充分发挥线上产品优势,利用电子设备,发挥“红马甲”力量,走进大蒜市场,集中采集大蒜收购商基础信息,通过线上“信e贷”系列产品,确保大蒜种植户贷款资金使用方便快捷。

产品赋能,实现精准支持

围绕农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不同主体需求,结合农业生产过程特点,他们研发推出“农耕贷、大棚贷、农业生产资料贷、农业产业链贷、订单农业贷”等系列产品,实现了精准支持,以点带面促进产业振兴。

“按揭农业”出亮点。审计中心与农业农村局对接,立足县域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围绕“核心企业+上下游”产业链条,推出了“按揭农业贷”服务模式,农户仅需缴纳少量首付,即可获得“拎包入住式”承包经营。截至8月末,全市农商银行累计成功支持按揭农业项目21个,“按揭农业贷”累计授信支持8182万元。邹城农商银行为农户量身定制了一套“企业融资投资+新型经营主体组织+现代农业园区+农户按揭经营”的“按揭农业贷”模式,帮助农户交少量首付即可“拎包入驻”经营,成功为邹城中心店镇农户家庭发放“按揭农业贷”3800万元。

“链式”服务保发展。全市农商银行围绕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培育计划,梳理形成产业链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名单,“一链一策”制定金融服务方案,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金融保障。汶上农商银行通过与济宁大粮农业服务有限公司签订合作战略协议,借助该公司平台,寻找上下游客户,形成从种子、农药化肥销售,到农业机械、农产品生产加工的链条式营销模式,为农业种植上下游客户群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解决了生产经营中遇到的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通过大粮公司产业链条营销,该行发放农业生产经营类贷款302户,授信金额1.6亿,涉及种子、化肥农药、农业机械、种养大户、农业运输、农副产品加工等行业,形成产业有序发展,加快了乡村振兴整体发展步伐。崔建鲁

2022-09-28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11108.html 1 全市农商银行:“贷”来乡村振兴新希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