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28日
第06版:

以文传法 以文化人 以文铸魂

市中级法院多措并举推进法院文化建设

文化是法院的根和魂,根深则叶茂,魂定则志坚。市中级法院坚持文化立院、文化强院、文化兴院,凝聚法治精神,融合时代风尚,立足地域特色,大力弘扬以忠诚为民、崇法尚德、公正廉洁、刚正不阿、改革创新为主要内容的新时代人民法院文化,以文化“软实力”助推审判执行“硬实力”。

以文传法 筑牢法院文化阵地

规范法院文化标识和文化环境布设,充分发挥文化环境的浸润塑造和教育激励作用。市中级法院在院机关打造法治文化长廊、党建文化长廊、特色文化长廊,典故、法律、案例、格言等法治文化元素上墙展示,理论思想、党史知识、法治人物等抬头可见,营造“处处是课堂、时时受教育”的浓厚文化氛围,让干警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汲取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精髓,内化为价值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

依托儒家传统文化资源和本地红色资源,推进“儒韵清风·清廉法院”建设,围绕党性党风党纪、家规家训家风、廉洁思想道德等组织系列大讲堂,深入开展“我与法院清风”主题党日活动,引导干警恪守良知、守纪律、守底线,不断筑牢一体推进“三不腐”的文化基础。

以文化人 建设特色文化品牌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在济宁生根发芽、枝繁叶茂,铺染了中华民族精神底色。做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章,促进优秀儒家思想与现代法治精神相融合,全市法院有着独有的禀赋。

礼之用,和为贵。主动融入党委领导下“和为贵”社会治理格局,整合社会资源,搭建诉调对接平台,强化非诉讼纠纷化解工作网络,优先将诉前纠纷导入街道、社区、行业调解组织化解,打造具有济宁特色的诉源治理新模式。今年1至8月,全市法院诉前调解案件50247件,调解成功28669件,调解成功率为59.05%。

任城区法院李营法庭将儒家“和为贵”理念引入法庭调解,引用儒家经典案例、劝和箴言疏导当事人,拓展文化说理功效,提升调解质效。鱼台县法院将孝贤文化融入家事审判,对涉老赡养类案件快立快审快执,依法保障老年人权益。泗水县法院积极弘扬诗礼家风、和谐村风、文明民风,全力推进无讼村居建设,小事不出村,大量矛盾纠纷在源头化解。

以文铸魂 凝聚法治共识

弘扬英模文化,打造争先进位氛围。近年来,全市法院培树了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林娜、“双百政法英模”张永杰等先进个人,他们身上彰显的坚毅理想信念、高尚精神境界、忠诚使命担当,在法院汇聚起见贤思齐、崇尚英模、争做先锋的强大正能量。

聚集青年干警,发挥先进文化引领作用。着力建设研究型法院,组建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举办法官讲堂、法官论坛等特色活动,开展岗位练兵竞赛,让干警在交流沟通、亮晒比拼中强化职业素养,提升司法水平。持续推进青年党员思想队伍建设,举办“喜迎二十大 建功十四五”青年理论宣讲和主题党日活动,不断激发青年党员队伍活力。

繁荣文艺创作,增强法院文化传播力。充分利用“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及时发布法院工作动态、法治热点与司法政策信息,在线开展民法典普法,打造服务群众的“掌上法院”。围绕法治主题、法院主场、法官主体,积极创作宣传产品,以富有时代特色的法院文化弘扬司法为民主旋律,传播公正司法正能量,由市中级法院制作的微视频《存在》《追寻开拓》分获最高法院“金法槌奖”一等奖、优秀奖。

全市法院将坚持政治引领,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为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记者 曹梦溪 通讯员 张乐乐

2022-09-28 以文传法 以文化人 以文铸魂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11100.html 1 市中级法院多措并举推进法院文化建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