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28日
第04版:

中共济宁市委 济宁市人民政府印发

关于加强新时代 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实施意见

本报济宁讯 近日,中共济宁市委、济宁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实施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县市区、市直各有关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意见》指出,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和《中共山东省委办公厅、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的若干措施〉的通知》,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意见》要求,深刻认识新时代关工委工作重要意义。关工委工作是新时代党的事业重要组成部分。关心下一代工作,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项制度性安排,是新时代党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是党的群众路线同培养下一代优良传统相结合的创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益探索。

关工委工作是新时代培养教育青少年的有效载体。广大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以下简称“五老”)是党和人民的宝贵财富,在我国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具有不可替代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为关心下一代工作提供了丰富的人才资源、扎实的群众基础和广泛的社会影响,是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关工委是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关心爱护青少年、培养教育青少年的重要平台载体,鼓励并组织广大“五老”投入到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伟大事业中去,是党和人民赋予广大“五老”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

《意见》强调,切实明确新时代关工委工作主要任务。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充分发挥“五老”报告团、宣讲团作用,在青少年中持续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教育活动,打牢青少年成长成才的思想根基。加强理论宣传普及和阐释解读,深入宣传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政策举措,让党的创新理论走进青少年、引领青少年。

实施传承红色基因工程。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持续深化“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争做新时代好少年”活动,组织“五老”深入青少年中,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进一步增强爱党报国情怀。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在思想洗礼、在实践锻造中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让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青少年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导青少年增强爱国意识和爱国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奋斗实践中。

切实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和权益保护。认真履行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法定责任,持续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推动法治教育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进企业,教育引导青少年牢固树立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开展法律知识竞赛、禁毒知识竞赛、模拟法庭大赛和青少年维权岗等系列普法宣传活动,推动法治副校长工作,提高青少年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

深入推进“五老”关爱下一代工程。动员社会各方力量,注重从解决贫困、留守、流动、单亲、残疾等困境青少年的实际困难入手,将帮扶内容从物质关爱延伸到精神关爱,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深入实施“手牵手圆梦行动”志愿服务项目,多维度开展关爱困境儿童志愿服务活动。扎实推进“希望小屋”儿童关爱项目建设,加强留守儿童活动站建设,帮助更多困境儿童改善学习生活环境。组织“五老”开展青少年人身意外、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止溺水、疫情防控、防震减灾、防范侵害等安全教育,积极开展安全保障志愿服务。做好青少年爱眼护眼宣传教育工作,推动解决学生近视眼防治问题。组织“五老”参与中小学课后服务,帮助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为中小学生提供丰富、安全的课外活动空间。

积极开展家庭教育工作。认真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组织“五老”参与指导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深化“‘五老’弘扬好家教好家风”和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发挥好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家庭教育讲师团等作用,积极探索“双减”政策下做好家庭教育工作的新办法,动员“五老”参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组织青少年在课余、假期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助力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工作机制。

《意见》要求,全面推进新时代关工委自身建设。

加强关工委领导班子建设。把关工委作为老同志继续发挥作用的首选岗位,动员政治素质高、热心公益事业、具有奉献精神的老同志参加关工委工作,及时把新退出领导岗位、身体健康、热爱青少年工作的老同志充实进关工委领导班子。市关工委实行双主任制,由市委分管领导和1名退休市级老同志共同担任主任;由从市级班子退下来的市级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各一位分管领导,部分市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共同担任副主任。与关心下一代工作密切相关的部门和单位纳入关工委成员单位,并明确一名领导同志兼任关工委委员,分管本单位关工委工作。

巩固拓展组织体系。以党的建设引领和带动关工委组织建设,全面落实党建带关建工作机制,增强关工委组织的生机和活力。健全完善市关工委成员单位、县市区、乡镇(街道)关工委组织,持续推进学校、村(社区)、机关事业单位、企业、老年大学等关工委组织建设,构建覆盖广泛的组织体系,实现活动联办、资源联用、协调发展。各单位的离退休干部工作内设机构负责做好关工委的日常服务和协调联络工作。

发展壮大“五老”队伍。适应新时代“五老”队伍的新变化新特点,动员更多“五老”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建立健全“五老”常态化退出和补充机制,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人数众多、覆盖面广、结构合理、扎根基层、富有活力的“五老”队伍。规范“五老”管理服务,健全完善“五老”人员登记确认、发放证书制度,建立人员信息数据库,做好“五老”人员档案管理工作。

推进教育阵地建设。加强市县两级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的管理使用,增强基地的吸引力、感染力,提高利用率和青少年参与度。持续提升现有教育基地水平,创建更多全省全国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积极支持和参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教育基地、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营地(基地)、儿童之家建设,用好青少年活动中心、博物馆、档案馆、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科技馆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基地,提升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生动性和直观性。

打造培树工作品牌。注重关心下一代工作典型品牌的培育,既发掘新典型新品牌,做到各个领域、各个层面都有典型、有品牌,又为老典型、老品牌赋予新的时代气息和新的历史内涵,促进老典型实现新发展,打造更多“有看头、有听头、有学头”的先进典型和工作品牌。

2022-09-28 中共济宁市委 济宁市人民政府印发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11091.html 1 关于加强新时代 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实施意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