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市农商银行全面贯彻落实省联社党委和市委、市政府各项工作部署要求,坚守支小支微市场定位,聚焦“制造强市建设”精准发力,围绕制造业小微企业金融需求,不断创新信贷产品、优化金融服务、落实惠企政策,持续加大制造业信贷支持力度。截至8月末,全市农商银行制造业贷款余额122亿元,为塑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优势贡献农商力量。
助企攀登服务“新模式”,聚焦制造业整体规划布局。主动对焦市委、市政府“大抓产业、大抓先进制造业”鲜明导向,扎根融入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推行1+11服务“新模式”,审计中心、辖内11家农商银行高效联动,坚持项目“名单制”、对接“责任制”、问题“清单制”,发挥139名挂职副镇长和1500名驻点办公客户经理作用,对纳入助企攀登工程的863家企业对接“全覆盖”,针对制造业资金需求多、用款频率高、回款周期长的特点,加大中长期贷款的投放,大力推广“首贷通”“人才贷”“科技成果转化贷”“供应链金融”“知识产权质押贷”等,精准给予信贷支持,为攀登企业持续助力,推动企业快速发展“登峰”。截至8月末,全市农商银行支持攀登企业282户、45亿元。山东艾孚特科技有限公司利用现代有机合成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重点解决精细化工存在的三废量大且难治理等问题。邹城农商银行根据该公司拥有国家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的情况,专门为其发放了“人才贷”信用贷款1000万元,帮助企业解决了企业资金周转的难题。
优化营商专属“四行动”,聚焦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一是扎实开展“民营和小微企业首贷培植”行动,针对企业实际情况,“一企一册”建立金融服务档案,在做到“应贷尽贷”的同时,降低首贷客户贷款利率。二是稳步实行“企业金融辅导”行动,深化“政金企”合作,组建15支企业金融辅导队,分层分类进行辅导对接,逐项摸排企业需求,积极为企业出谋划策,提出合理的金融服务建议,全方位帮助企业解决有关金融问题。三是积极推进“便捷获得信贷”行动,实行限时办贷,严格落实“优先评估、优先授信、优先贷款、降低门槛、简化程序”的“三优一降一简”政策,实地上门、逐户对接、限时办结、一次办好,不断提高企业信贷可得性。四是全面推动“金融服务进万企”行动,坚持做到“五要”:走访要留影、对接要留码、送贷要上门、对接要高效、服务要到位,持续向中小微企业“送资金、送政策、送服务”,积极支持制造业小微企业转型发展。截至8月末,全市农商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558亿元。山东格瑞水务有限公司是经营环境保护专用设备制造和销售的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了解到企业技术改造和升级资金紧张,嘉祥农商银行及时向其发放了“知识产权质押贷”600万元,真正帮助企业将“无形资产”顺利“变现”。
减费让利惠企“三政策”,聚焦制造业融资纾困解难。一是发挥“决策链条短、信贷产品多、服务机制活”的优势,积极落实央行“两项直达”货币政策工具,主动向人民银行申请再贷款额度,为制造业中小微企业量身定制信贷服务。二是全面加强与财信担保公司、市就业服务中心等部门合作,加大政策性贷款投放力度,多渠道推进“减费让利”惠企政策,不断将“免担保、财政贴息、利率优惠”政策转化为企业转型发展红利,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解决制造业企业发展“后顾之忧”。三是全面梳理存量制造业小微企业贷款,对暂时出现还款困难但经营前景较好的,积极运用延期还本付息、无还本续贷等多种方式,确保资金接续,做到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坚定小微企业走出困境的信心,助力企业渡过难关。截至8月末,全市农商银行“财信担保贷”“鲁担惠农贷”“创业担保贷”余额超170亿元,今年以来累计为小微企业办理延期还本付息22.91亿元,累计减息让利5700余万元。山东玛丽亚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农业机械科研开发、设计制造工作,由于持续推进技术改造和升级,资金存在缺口,金乡农商银行及时为企业发放了“财信担保贷”900万元,及时帮助企业注入了金融活水。张大为 李虎